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开拓乡村升值新路子

日期:2022-04-13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农业大县,宜阳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定盘星”,始终坚守“一个底线”,突出“五个抓手”,强化党建引领,狠抓长抓重点抓,着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


“三清两建”亮剑 蹚开治理新路

新的一年,张坞镇茶沟村被违规贱租多年的五千亩荒山回到了村集体的“怀抱”,让集体经济有了可炊之米。

理顺路子,才能迈开步子。以“清村霸”为突破口,带动“清资产”、“清矛盾”,以打促清、以打促建、以打促稳,宜阳县在“三清两建”工作中,勇于亮剑、去疴除弊,彻底撕开了口子,揭开了盖子, 形成了强力震慑。

去年以来,全县共清收集体资产7516万元、清收土地20.09万亩,依法打击村霸96人,排查矛盾纠纷1715起,化解率达到92%。建成353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2773个村民自治组织,“三清两建”成果不断扩大。百姓气顺了,干群心齐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水到渠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乡村治理新局面初步构建。

汇聚乡贤“流量”  澎湃振兴动能

这里是张坞镇石门村。初春时节,千亩“蔬菜工厂”里绿意葱茏、生机勃发。现在,这个由返乡乡贤创办的蔬菜基地,不仅是全市重要的“菜篮子”,也承载着乡亲们致富增收的新希望。

曾经,为了生计,离乡进城;如今,为了理想,雁归还乡。当下,人回归、钱回流、业回创,已成为宜阳乡村产业振兴新的契机。

以乡贤联盟为纽带,以创业平台为载体,以政策支撑为保障,宜阳共建成乡贤返乡创业示范园20个,乡贤返乡创业基地45个;吸引1.2万余名乡贤返乡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40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带动8.7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雁归经济”初见成效。一个个镌刻着返乡创业特色烙印的“大个头”“小微新”企业在宜阳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注入了新鲜“流量”。

盘活青山绿水  运营美丽乡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宜阳锦屏镇,如今就有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杏花村。得益于市场理念的赋能,乡村运营的“魔术棒”点石成金,小山村上演了一出精彩“逆袭”。

透视杏花村的蝶变,这里通过乡村运营把乡村与市场联系起来,既促进乡村建设,又激活乡村业态,美丽乡村的资源加速转化为美丽经济的筹码,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乡村增值的多赢。

与传统“撒胡椒面”式的乡村建设模式不同,宜阳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把分级分类开展“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创建与乡村运营统筹起来,投资项目前置运营思维,让运营商说了算。与此同时,通过招引、培育、引导、赋能、规范、考核等措施,积极吸引高水平运营商入驻,着力构建“运营商、政府、村集体、农民群众”利益链,推动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运营格局。

如今,乡村运营“一子落,满盘活”。浙江颐高集团、浙江联众集团、洛阳网等专业运营团队先后落户宜阳,赵老屯、杏花村、养马村、王莽村等一个个小山村正从“偏僻村”、“脏乱村”蜕变成精品村、明星村。到今年年底,宜阳将创建“达标村”189个、“示范村”48个、“精品村”8个,真正让村村都有好风景,人人过上好光景。

提升集镇承载  群众幸福加码

在新型城镇化的语境里,集镇,将越来越多地承载起城乡融合的纽带功能。宜阳落实市委以集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的战略部署,把集镇建设作为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依托资源禀赋,分类打造“工业强镇、农业富镇、文旅名镇、商贸重镇”,实现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让群众离土不离乡,打工又经商。

去年,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突出分类定位,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原则,宜阳把白杨镇、盐镇乡、韩城镇作为首批集镇建设试点,积极创建“精品集镇”。目前,三个试点集镇已谋划建设文化广场、特色商业街区、汽车站、住宅小区、健康养老等项目34个,计划投资4.62亿元,已完成投资1.08亿元,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深化三变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在宜阳南部山区连绵起伏的丘陵褶皱里,藏着董王庄乡18个行政村的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全乡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的1.3万亩土地,全部实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年产艾草达一万余吨,成就了“艾草之乡”的美誉。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种法,不一样的收益,动力就源于三变改革。

“变”的前提在“清”。宜阳结合“三清两建”,持续推进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并全部建立可变资本台账,发放股权证书16.3万本。

“变”的关键在“地”。打破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支点,全面推进土地流转,依法将农户土地经营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再由村集体向社会发包流转。土地整理的量差、集中流转的价差,成为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租金、从就近务工中获得薪金、从土地入股中获得股金,收入大幅增加。

截至2021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6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4.2%;所有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301个村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

梦想扎根土地,泥土绽放芬芳。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宜阳将以“151”工作举措为抓手,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