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阳县2015年财政预算编报说明
-
日期:2015-12-31
来源:
2015年是贯彻新《预算法》的第一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15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美丽宜阳做出应有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15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主要因素,2015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
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96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安排6760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长17.2%。主要税收项目:增值税1729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长67%;营业税1706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长16.7%;企业所得税703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长14.6%。非税收入计划安排28910万元,增长1.5%。主要收入项目:专项收入4300万元(排污费收入520万元,水资源费收入8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收入135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170万元,其他专项收入76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长49.5%;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7835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下降5.3%;罚没收入2755万元,与2014完成数持平;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620万元,与2014年完成数持平。
2015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96510万元,加上与上级财政体制结算收入、提前告知的一般转移支付补助90262万元,减去各项上解预计数15000万元,当年公共财政预算财力为171772万元,再加上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026万元和上年结余结转3318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为187116万元。具体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09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043万元,教育支出4972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00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66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926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2707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72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59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571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62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8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01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93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97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460万元,预备费4000,国债还本付息支出511万元,其他支出712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2015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3600万元,其中土地类收入4291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按“以收定支、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的原则安排支出48619万元。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算安排,2015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增收争资,着力缓解财政困难
强化征收部门责任,严格奖惩措施,拓宽收入增长渠道,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立财源建设激励长效机制,积极培植新财源,紧抓收入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充分利用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有关政策,加大向上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努力提高我县可用财力水平。
(二)保障重点,着力促进民生改善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突出保障民生支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全县机构正常运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稳步实施取暖消暑工程;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惠民补贴“一卡通”支付方式改革,确保各类惠民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创新攻坚,着力推进财政改革
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精神,密切关注改革动向,抓紧做好财税体制改革调研和相关基础性工作。落实“营改增”政策,做好“营改增”扩面协调工作。逐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四)强化监督,着力提高运行质量
认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监督检查,着力构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基层财政监管力度,提高基层财政依法理财水平。
(五)防范风险,着力加强债务监管
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偿债计划,严控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加大到期债务催收力度,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六)从严管理,着力转作风树形象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一是大兴学习之风,提升综合能力。继续坚持机关集中学习制度,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方法,不断提升财政队伍整体素质。二是优化效能行风,提高办事效率。组织开展财政系统政风行风整治活动,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全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四是树立清廉的政风,保持良好形象。严于律己,廉洁从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干净干事。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使勤廉从政成为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015年我县财政工作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确保完成2015年预算目标任务,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