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领域 > 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5部令《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于202181日起实行下面将大家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说明.

第一个方面,关于责任主体及其消防安全职责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业主使用人可以是单位也可能是个人业主使用人是单位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责任人实际说法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规定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具体使用和管理情况按照不同的类别不同的情形分别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多产权多使用权的高层民用建筑规定要求各业主使用人对专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共同负责

规定明确多产权多使用权统一管理人的具体要求一是同一高层民用建筑的多个业主和使用人一般共同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明确一个业主使用人作为统一管理人二是统一管理人,对高层民用建筑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协调指导业主使用共同做好整栋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三是统一管理人通过书面形式规定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也就是说对于多产权多使用权的高层民建筑这个统一管理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的高层民用建筑规定要求一是当事人在订立承包租赁委托管理合同时应当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二是委托方出租方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对承包方承租方方的消防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三是业主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并督促使用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对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这个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它是考虑到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风险还有消防安全管理,它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区分了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对业主使用人消防安全职责分别做了规定对于高层公共建筑为了方便消防安全统一管理,《规定要求高层公共建筑的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统一管理人应当明确专人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而且管理人应当具备与职责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负责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必要在显著的位置公示其姓名联系方式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尤其是规定特别提出了,对于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公共建筑鼓励聘用相应级别的注册消防工程师或者相关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对高层住宅建筑,《规定》对业主使用人的消防安全义务进行了细化和明确这其中就包括了要求业主使用人要按照不动产权使证书载用途使用建筑要配合消防服务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承担消防服务的费用以及消防设施维修更新和改造的相关费用等等对物业服务企业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都是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消防法还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的消防安全职责都有规定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对高层公共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业主单位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对高层住宅建筑物业服务企业要明确具体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职责防火巡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等工作包括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畅通督促业主使用人履行消防安全义务定期通报消防安全情况和提示消防安全风险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也就是说对高层住宅这一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他的要求是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对多产权多使用权的高层民用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协调指导业主使用共同做好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并且要通过书面的形式约定各方消防安全责任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规定中法律责任的事项。规定第四十七条对消防法律法规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影响较大的七种常见违法行为明确了法律责任,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这七种违法行为主要是包括违规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牌外装饰或者改变破坏建筑立面防火结构及时修复外墙外保温系统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未依规建立消防组织违规停用建筑消防设施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者是充电也就是说这七种违法行为以前在消防法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里面是没有设置法律责任的这次我们在这个规定里面进行创设同时对违反规定的其他消防违法行为可以依照消防法有关条款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经营性单位、个人和非经营性单位、个人的界定。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或者说最终产生的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经营性体现在盈利为目的追求投资的经济回报,的经济来源多为出资人,直接投资或者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通过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获得收入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物业服务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都属于经营性的单位和个人。非经营性体现在以促进公益事业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追求投资的经济回报,如高层民用建筑的党政机关,科研机构等等。 

第四个方面,关于规章所列违法行为的处罚对象确定,以及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具体罚则的适用,这个也是问的比较多的。规定发布以后,电动自行车违章停放充电有几个新设的处罚条款,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有的同志对规定中高层民用建筑有关违法行为处罚对象不够确定,有一些疑惑我做一个简要说明和解释,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和处罚对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定明确了高层民用建筑的多方责任主体,它涉及了业主使用人物业管理单位消防服务单位统一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方面,这些责任主体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是共同负责,但是这不意味着产生消防违法行为以后所有的责任主体都是行政处罚对象,确定处罚对象必须根据消防违法的具体情景而做出判断,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比如,对违规进行明火作业产生的违法行为,其处罚对象就是违规动火的组织实施人和执行作业人其他责任主体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是否可以处罚以什么案由进行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作出决定另外大家比较关注规定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处罚条款和《消防法》60条关于堵塞疏散通道有关条款适用问题。《规定是上位法的补充和完善调整的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者充电这个行为,而不是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只要发生了违规停放或者充电行为,就可以使用《规定》予以规范拒不改正的就可以实施处罚,而不用再等违规停放或者充电行为是否对安全疏散造成的实质影响,这和消防法第60条所规定的违法行为是不同的同时规定针对近年来消防机构执法过程中反馈比较集中的问题,将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其充电纳入了违法内容,这也是对上位法的一种补充。

第五个方面是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者充电,拒不改正情形的适用。《规定明确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违法行为要在拒不改正的违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处罚很多同志提出对拒不改正的情形理解不,这里来讲一个常规的情况,消防执法人员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和举报投诉核查时,发现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者充电口头责令改正或者下发书面的法律文书,责令立即改正之后,违法对象用语言或者是行动表示不执行整改要求拖延整改的我们就可以认定为拒不改正,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对于当场改正完毕的在检查记录中注明可以不予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应当通知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是村委会居委会到场配合,并且全程执法录音录像进行证据固定上是在日常监督执法中遇到的常规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各地要根据实际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第六个方面是关于全要素演练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程序。规定在消防法第16条的基础上对消防演练的频次、程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民用建筑的业主使用人、受委托的消防服务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且组织实施消防演练。高层民用建筑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要素的综合演,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一般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要素的综合演练。大家对这个全要素提出了一些疑问。这里所说的全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就是演练人员要素消防设施要素和应急处置要素演练人员包括单位场所的管理人员员工消防服务单位的人员,专职消防队的人员和微型消防站人员,而且可以情邀请辖区消防救援力量参加消防设施就包括了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应急广播安全疏散消防电梯等等应急处置包括灭火行动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安全护救护等等演练前,有关单位应当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并且进行公告演练时,要设置明显的标识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并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七个方面是关于规定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715日新修订行的行政处罚29条规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按照这一处罚额度适用的原理,如果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已经有了处罚条款规定的条款相一致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处罚,也就是说哪个高按哪个罚同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定要求不一致的建议结合地方法规规章的修订统筹考虑解决,确保法规规章的一致性。

第八个问题是关于消防安全评估的实施主体。规定39条明确高层民用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或者消防服务单位统一管理人,应当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服务消防安全评估报告应该包括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火灾隐患以及改进措施等内容。规定开展消防安全的目的在于要求使用管理方每年对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评估建筑消防安全风险,从而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工作从我们设定这个条款的目的就可以看出,就谁来做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要通过这个消防安全评估行为来看一看这个单位到底是哪些地方还存在建筑风险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所以说实际情况中高层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或者消防服务单位统一管理人,有能力可以自己开展安全评估的那就自己开展,如果是没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专业机构开展。今天就讲到这里,各地在执行中有其他问题的,请及时沟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