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通知公告

宣传部(委网信办、委文明办)、直机关工委、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教体局、科工局、民政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团委、妇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完成国家和省部署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按照国家关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有关部署以及《河南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近期工作要点(豫发改环资〔2022〕583)、《河南省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现制定《宜阳县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近期工作要点》的通知,请各部门按照分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11月18日

 

宜阳县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近期

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2024年底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0%以下,力争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粮食产后损失率控制在4.0%以下,粮食损耗持续降低“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常态长效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重点任务

(一)粮食生产节约增效

1.抓好粮食机收减损工作。推广应用高效低损收获机械,降低粮食收割损耗。指导各乡(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加快老旧收获、植保、脱粒等机械淘汰升级,提高装备质量。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机收减损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农机手队伍管理和指导,提升机收作业水平。(农业农村局负责)

2.提升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加大先进适用播种机、收割机等研发推广力度,提升我农机装备技术水平。探索开展无人农业作业模式,加强先进适用智能高效收获机械应用,推进农机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科工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粮食储存减损降耗

3.加强节粮业务指导。统筹做好储粮环节减损,细化农户储粮绿色仓储、粮食综合利用等环节减损任务。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将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列入支持内容统筹安排部署,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稳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实施等工作。指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持续发挥作用,为农民提供清理、烘干、储存、销售等服务,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减少粮食损失。(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负责)

4.推广先进储粮技术。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促进绿色储粮 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对仓房保温隔热性能进行改造,配备低温、准低温、氮气储粮设备,提高粮食存储质量。(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负责)

(三)优化粮食运输方式

5.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支持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耗。大力发展原粮散运输,积极推广散粮火车、铁路集装单元化设备、汽车散粮运输车。(交通运输局、科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优化粮食物流运输组织。结合“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提升粮食运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展粮食集装箱公铁联运,切实保障粮食运输畅通和安全,减少运输过程粮食损耗。(交通运输局负责)

(四)推进粮食适度加工

7.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率。加快食品行业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典型企业推广活动,加强新工艺新设备宣传推广,提升粮食加工行业数字化水平。(科工局负责)

8.开展饲料粮减量替代。持续实施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积极推广猪鸡低蛋白日粮技术标准和精准配方技术、精准配方工艺,大力发展花生粕、棉粕、菜籽粕等杂粕和动物蛋白饲料原料,鼓励发展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产品,提高饲料利用率。(农业农村局负责)

(五)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9.加强餐饮行业管理。鼓励餐饮经营者提醒消费者按需点餐,推广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引导星级饭店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减少餐厨垃圾。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推动餐饮行业自律。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定期举办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筛选一批重点餐饮企业,发挥在反食品浪费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反餐饮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推进反食品浪费、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常态化开展。(商务局负责)

(六)加强公共机构等单位餐饮节约

11.推进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建立机关食堂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将反食品浪费纳入节约型机关建设活动内容。(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

12.开展学校食堂餐饮节约。开展节粮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对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指导,探索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师生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教育局负责)

(七)推进剩余食物资源化利用

13.建立食品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捐赠食品。探索开展食品安全抽验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工作。( 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提高厨余垃圾处理水平。加快建立厨余垃圾收集、投放、 运输处理体系。支持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局负责)

(八)开展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调查评估

15.推动建立粮食损失调查评估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

针对粮食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探索开展对粮食损失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交通运输局、统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推动建立食品浪费调查评估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 建立本地区餐饮环节食品浪费监测评估体系或抽样调查制度。(商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开展粮食损失情况年度评估。按照国家和省安排部署探索开展粮食生产和收获环节、储存和加工环节、运输环节损失情况年度评估(包括各环节粮食损失量、损失率等),分节开展节粮减损成效评价。(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商务局牵头,交通运输局参与)

(九)强化宣传教育

18.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统筹指导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方针政策, 广泛宣传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典型做法,普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适时推出系列报道,制作新媒体产品,提升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开展文明创建。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区文明村镇创建测评考核。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委文明办、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20.推进移风易俗。指导各镇、街道在婚丧领域反对食品浪费, 培育文明健康婚丧礼俗文化。选树践行移风易俗典型,积极探索推进移风易俗的有益经验做法。发挥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家庭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文明餐饮。(县民政局、区妇联负责)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改革委加强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组织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各专项工作牵头部门要提出年度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评估本领域粮食损失或食品浪费情况,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和成效。(发展改革委、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有关要求纳入党政机关党建工作要点。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部门机关纪委加强监督执纪,重点监督本机关各部门和有关职能单位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制度规定的履职情况,及时通报餐饮浪费典型案例,以查促改,以案促治。(直机关工委、机关事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严格执法监督

指导各镇、街道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责,推进日常监管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建设。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临期食品分类管理,在销售场所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专柜。加强对经营的食品日常检查,严厉查处餐饮环节浪费食品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局负责)

    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或节目停播 整顿等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委网信办、文广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科技支撑

强化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支撑,加快选育高产高效、低损收获的节种宜机品种,加大精量播种、种肥同播、产地减损、智能绿色高效收获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力度,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加强对倒伏等受灾作物收获机械的研发。加强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模式配套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减少丘陵山区粮食机械收获损耗。指导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积极申报重点专项课题。(科工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