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局 > 通知公告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衔接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引导作用,支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整合资源、规模经营,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突出资金使用成效,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工作的通知》(豫财农综﹝2023﹞41号),按照《河南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豫财农综﹝2021﹞37号)、《河南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试行)》(豫财农综﹝2021﹞38号)文件的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认真细致扎实地开展工作,对特色烟叶产业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一、项目概述

宜阳县地处豫西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中等,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适宜烟叶种植,是河南省10大核心烟区县。近年来,我县把烟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以此带动烟农和脱贫户增收。我县制定了《宜阳县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宜阳县2023年烟叶生产意见》,确保种植规模稳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种植水平。带动13个植烟乡镇124个行政村837户烟农增加收入1.23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绩效评价

(一)产业规划

1.产业规划制定。为保证烟叶产业有序发展,我县制定出台了《宜阳县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宜烟指〔2021〕3号)、《宜阳县2023年烟叶生产意见》(宜政〔2023〕8号),以做大做强烟草产业、增加烟农收入为目标,2023年全县烟叶产业县财政和烟草行业部门共投入资金7596.48万元,其中烟草行业投入5400万元,财政投入2196.48万元。在高村、盐镇、柳泉、三乡、张坞、上观6个乡镇建成烟叶标准化烘烤基地14处124座电烤房;为13个植烟乡镇提供产前肥料、农药、机耕等政策补贴和服务,为增加我县乡镇税收和农民收入,推动烟叶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2.年度实施方案制定。我县制定了《宜阳县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宜阳县2023年烟叶生产意见》,对加快烟叶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制定了推动措施,强化了考核管理

(二)资金投入 

1.衔接资金投入。我县2023年中央、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投入优势特色产业资金总量(含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为17382.8万元,2023年投入产业项目资金总量为18311.68万元,占比为95%,且高于2022年投入产业项目资金总量为17858.25万元。

宜阳县优势特色烟叶产业项目2023年中央、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投入烟叶产业资金总量(含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为2196.48万元,2022年投入产业项目资金总量为2086.93万元,较上年增加109.55万元,增长5.2%

2.扶持政策出台《宜阳县2023年烟叶生产意见》(宜政20238、《宜阳县2023年生产投入补贴办法》(宜烟〔20232号)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的烟叶生产扶持政策。县财政今年拿出2196.48万元,专门用于电烤房烘烤工厂建设及特色产业奖补等,有力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项目组织实施

1.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我县烟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是:通过种植烟叶,增加乡镇税收和农民经济收入。当年烟叶税收县财政全部返还乡镇,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发展产业奖补县烟草部门和乡镇对种烟农户进行产前投入,优惠供应农药、地膜、化肥等生产物资,免费机耕起垄。二是增加烟农收入2023年全县烟农种烟收入达1.23亿元。群众参与度高,全县受益群众达3267余人,群众受益持续稳定,效果明显。三是电烤房烘烤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全部移交当地村委,管护收益归村集体。

2.项目实施进度。我县实际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96.48万元,占今年资金计划投入任务的100%。已全部投入实施项目14个,已竣工项目14个,竣工率为100 %

3.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参与烟叶产业项目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经营主体3个,实现产值1.23亿元,全县烟叶产业总产值1.23亿元,所占比例为100%

4.产业发展布局。在高村、盐镇、上观、花果山等南北两山13个植烟乡镇发展烟叶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连片种植面积4.3万余亩,分布在124个行政村,涉及837户、3267口人。连片种植面积占全县总植烟面积86%以上。

(四)效益效果

(1)烟叶产业健康发展。宜阳县持续推进烟叶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作用,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提高了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走出一条富有宜阳特色的财政支持烟叶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宜阳烟叶种植规模稳定在5万亩以上,2023年收购烟叶865万斤,实现产值1.23亿元,实现烟叶税收2705万元

(2)参与发展该产业的行政村增长比例。2023年烟叶种植村124个,与上年持平其中投资1981.78万元建成的电烤房烘烤工厂项目,将促使全县优质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同时新增植烟面积0.22万亩,新创300余个劳动岗位,节能效益达30万元。

(3)参与发展该产业的农户收入增加值。全县2023年种烟农户837户,种烟总收入1.23亿元,较2022年种烟收入增加605万元,13个乡镇税收收入增加136万元。

(4)群众满意度。我县对参与烟叶产业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或问卷调查,共120 份,满意度为100%

三、主要经验做法

通过实地查看总结烟叶优势特色项目产业规划、项目库建设、资金投入、项目组织实施及效益效果方面的分析,项目在实施及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一是项目单位高度重视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二是加强 资金收支的管理,强化支出审批手续;三是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四、重点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

县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和乡镇做好绩效目标申报、审核、绩效监控、自评等环节。对于评价优秀的项目应当加大资金支持,以谋求更好的效益,对于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应督促项目实施部门积极整改,防止偏离预期设定目标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巩固既有成果,注重发现和推广好的工作经验与创新做法,坚持和创新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烟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作用,由责任单位抽调精干人员,量化目标,责任到人,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好实施工作。

(二)制定扶持政策。2022—2025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支持烟叶特色产业发展。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烟叶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督查、调度和考评机制,将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四)加强服务指导。县、乡、村三级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对烟叶特色产业发展实行全覆盖、网格化的发展指导和技术服务。推进烟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特色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金融服务为主的烟叶经营性服务体系。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