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人社局围绕市场新兴行业延长产业链打造新亮点
-
日期:2021-09-30
来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近年来,宜阳县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上级行业部门工作要求,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线,以培育劳务品牌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立足职能定位
按照“政府擅长做、本地适合做、群众愿意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技能培训工作,做到“站高一步看形势、跳开一步找方法、走出一步促创新”,形成了“坚持培训跟着市场需求走、坚持培训跟着重点人群走、坚持培训跟着本地产业走”的“三步走”培训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8646人,实现年均稳定培训5500人次以上,为我县从人口大县向人才强县迈进提供了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已完成各类培训3969人,累计开展“宜阳红”家政、“宜阳足疗”、“宜阳艾灸师”等品牌培训56期、2642人,其中“宜阳红”家政17期1065 人,“宜阳足疗”21期885人,“宜阳艾灸师”18期692人。
二、创新工作方法
在具体工作中,制定了“一强两推三创”工作思路,不断助推全县技能培训暨劳务品牌工作高效开展。“一强两推三创”即:强化政府统一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增强就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需求导向,高质量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项工作,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培育“宜阳红”家政、“宜阳足疗”和“宜阳艾灸师”三大劳务品牌,强化典型引领,突出示范带动,形成了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三、厚植“善干”底色
始终坚持“细谋划、重落实,强载体、促长效”的工作机制,统筹制定工作方案,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培训”格局。通过规范化培育、规模化输出、产业化发展,劳务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增强。一是坚持培训跟着市场需求走。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逐步选育出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家政服务等培训项目。二是坚持培训跟着重点人群走。在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围绕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着力打造足部按摩等品牌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就业实效性。三是坚持培训跟着本地产业走。依托我县原生态艾草万亩种植基地和沟域经济发展,开展艾灸疗法、旅游服务等“订单式”培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四、浇筑“实干”本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利用人社系统三级就业信息平台发布最新培训政策,抓住“春风行动”招聘会、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传解读。二是结合县域实际,提高培训精准度。结合上观乡、锦屏镇、香鹿山镇等乡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大力开展特色小吃、电子商务等培训,切实提高了群众就业能力。三是强化为民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积极克服山区人员分散等多重困难,实施“技能下乡、培训上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学会技能、增长本领,真正打通群众培训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敢干”精神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我局多方谋划,深化政企合作,探索构建培训新模式,助力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打造“宜阳红”家政品牌。牵头成立宜阳家政服务协会,注册“宜阳红”家政商标,与郑州雪绒花、爱荣等家政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专业讲师到中心培训授课,规范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对输出月嫂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实施技能大赛,开展评星活动,授予等级证书,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挂星。目前,每年向县外输送优秀月嫂2000人以上,初步叫响“宜阳红”家政品牌。二是打造“宜阳足疗”品牌。与陕西远元集团开展合作,按照“政府主导+龙头带头+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模式,对参训学员实行“三包两免”政策,实行智志双扶,白天实操培训,晚上思想教育,实现技能、思想双提升,全封闭教学模式保证学员全部合格结业并安置就业,学员一经就业工资普遍在5000元以上。目前实训基地已累计培训足部修护师5000余人,其中贫困户学员850余人。三是打造“宜阳艾灸师”品牌。依托我县艾草种植基地的产业优势,与河南本艾生物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设艾灸专业,进一步开拓技能培训新亮点、延长培训就业产业链。通过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培训内容,目前已累计培训艾灸师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