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花椒修剪乱象丛生
-
日期:2021-01-30
来源:宜阳县农业农村局
为什么花椒修剪乱象丛生
花椒是重要的调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乡村振兴产业调整的主导产业,所以说把花椒管理好,生产出高品质的花椒产品,实现花椒产业的振兴和兴旺,是花椒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怎样才能把花椒种好、管理好,这就需要土壤、气候、品种、水肥、植保、修剪多方面的有机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前功尽弃,让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
本文主要探讨花椒的修剪管理问题,因为在花椒种植管理的实践中,问题很多,乱象纷呈,可谓五花八门。下面我们就逐一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分析其原因所在,讨论起解决办法,以便在今后的管理中改正它,避免它。
一、管理者(椒农)没有花椒管理修剪的基本知识,在花椒树面前是一个尚未入学的“学龄前儿童”,因此他们对于花椒修剪可以说是率性而为,想到那弄到那,毫无章法。假如一棵树有4个主枝,对于这个枝他感觉留个对门枝,像桑杈一样挺好,他就留个对门枝;看到这个主枝,我不想留侧枝了,本来挺好的侧枝,他又一剪刀把这个侧枝判了“死刑”。这种现象在一些花椒产区普遍存在,到花椒地一看,枝条布局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对门枝、重叠枝、竞争枝、枝枝不断,乱象丛生;大头枝、光秃带、平头式、弯弓式、式式相连;不该短截的,短截了;不该长放的,长放了;不该留枝的,留枝了;该留枝的,剪除了;本来三个枝就够了,却留了七八十来个。这种错误是在不知不觉中犯下的,是无心犯错,或者说是不知道犯了错误。只要通过认真学习,是可以改过来的。
二、管理者对于花椒的修剪管理的知识理解不全面、不系统,或者说理解有错误、有偏差,这就造成他们在花椒修剪时所采取的手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来是想延缓花椒的营养生长,促进花椒早开花、早结果,却采用了促进型的修剪方法,结果是多枝丛生,枝条疯长,椒粒稀少。俗话说“轻剪成花,重剪成枝”,这个轻与重的拿捏,对于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这就造成这些人修剪出来的树是千奇百怪,啥样的错误都敢犯,犯了啥样的错误也不奇怪。对待这一类的错误,就是要教给他们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让他们把理论弄懂、吃透,就可以避免这类错误再次发生。
三、椒农或者说花椒树管理者的态度不主动、不积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出于产业发展的大局在引导和推进花椒的种植,而政府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椒农是在被动的种,缺乏主观能动性,政府推一推,我就转一转,你不推我不转,甚至你推了我也不转。这种人你让他去主动的学技术,主动的去要管好花椒,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是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可想而知,这样的人他怎么能管好花椒,不把花椒树治死就是好的。曾经在有的地方,政府举办扶贫产业技术培训班,想让缺技术的农民尽快掌握一门技术,尽快脱贫,可是专家请来了,学员却不到场,或者学员来了,不是来学习的,而是冲着每天那30元补贴来的。你说这种现象,奇怪不奇怪!我说,不奇怪,这叫见怪不怪!
对于这种现象,政府应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变产业压迫式为产业引导式,让农民朋友从思想上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其主观能动性。对于实在不想种植花椒的,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让有能力、有经验的公司、企业进行成片的规模种植,以提高整体效益。
四、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和外出打工的受益相比悬殊大。当前,工业化的长足发展,城镇化的日新月异,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放下镰刀锄头,选择外出打工。说实话,农民工只要舍得下身份,能吃苦、啃下力,大部分一天下来的打工收入比种一亩小麦一年的净收入还要高。所以农民朋友对于农业的感情,对于土地的深情没有了过去那一种执着与淳朴,农业和土地已经化为了一种乡愁,而留在家里的是老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当前从事花椒管理的群众也都是60岁以上的年龄,尽管都是农业老把式,但是花椒作为新兴的农业产业,需要先进的管理技术,而这一部分老龄化的农民大伯、大叔大妈,接收新技术的能力自然就相对弱一些,因此花椒管理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这是中国农村发展到现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不是一会半会就能改过来的。未来通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广大乡村会成为一方干事创业的热土,农业也会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也会加入这个产业,花椒产业也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到时候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受所谓“伪专家”的流毒。花椒的生产也像一个“江湖”,诞生了众多的门派,这些所谓的“武林高手们”,也犯了同类相争的毛病,个个都看别人不顺眼,互不服气,相互攻讦,还都想打造一门“武林秘籍”,以证明自己的高人一等。其实这些“伪专家”分为两类,一类是脱离了实践的夸夸其谈型,一类是理论道行不深,三脚猫功夫,还想自创门派、自立门户型。这些“专家”水平不高,但是流毒很深,危害了很多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给椒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这些“伪专家”都忘了一个真理,那就是“静水流深”!越是水平高的人,越低调,因为你水平的高低不是看你叫嚣的有多厉害,嗓门有多大,而是看你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功力”。常言说:“花椒树是最好的老师”,你的三脚猫功夫在花椒树的“修剪反应”很快就会体现出来,就会把你“伪专家”的面具撕得粉碎。就像一代伟人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些所谓的“伪专家”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经不起理论验证的“纸老虎”。
我们的椒农朋友在面对这些“伪专家”的时候,首先要擦亮眼睛,要敢质疑、辨真伪,多问几个为什么!要会比较,会学习。常言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前是网络时代,学习很方便,想咨询专家也很方便,只要我们多学多问,就能避免被忽悠,避免犯错误。
花椒的管理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花椒是植物,就离不开土壤、气候、水分、养分和阳光;所以花椒修剪,枝条分布合理,层次分明,通风透光是它的基本原则。花椒修剪要辩证地处理整形与结果的关系,整形是为了结果,结好果,生产出高品质的花椒,是花椒管理的第一要务。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花椒的修剪与管理的机理。
最后以一首打油诗与广大椒农共勉:花椒要想夺高产,品质管理是关键。土肥植保不能忘,修剪技术要完善。莫听“专家”瞎忽悠,细品理论把书看。间架结构同一理,塑形挂果通盘算。揠苗助长事不干,循机问理不怠慢。道清理顺思路清,胸中有形不再难。
下面是花椒业界高手总结的花椒树整形修剪理念,很精炼,也很实用,送给大家:不重叠、不竞争、不把门、不交叉、不碰头、不磨枝、不拥挤、不漏空、因地制宜、因树造形、看枝修剪、错落有致、采摘方便,这才是好树形。(穆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