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农村局 > 通知公告

中共宜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

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24331日起县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巡察全县乡村振兴领域进行了巡察521中共宜阳县农业农村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集中整改期内已完成的整改事项

(一)乡村振兴专班在发挥统筹协调、精准施策作用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具体现状方面存在问题

1、工作协调不顺畅,部门衔接不紧密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内容杂,县乡村振兴专班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缺乏专职人员,在部门之间统筹联动不足。如乡村治理工作涉及五星支部创建、乡里中心建设、三清两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乡村建设工作涉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各责任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密切。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每半月举行一次乡村振兴工作例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问题。目前,已召开乡村振兴例会达20余次,已经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构建三区一带产业发展格局,三区即:麦椒产业种植区、粮药产业种植区、文旅产业发展区;一带即肉牛养殖产业带。全县划定10个集中连片示范区,实行以强带弱、联动发展,按照三区一带产业定位,统筹做好示范区内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每个乡镇每年建设3—5个村,下年度与原有区域相连、接续创建,使每个乡镇都有目标、有抓手,形成齐头并进、连片发展的效果。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2、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产业不聚焦

近年来,宜阳县围绕101.02万亩耕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截至2023年底,花椒、花生、中药材、特色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5万亩、20.03万亩、6.91万亩、13.06万亩,产业类型多、产品规模小、散、杂,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全县15个农业乡镇中,主导产业有花椒、艾草、烟薯、水蜜桃、肉牛等17种产业类型,最大规模为上观乡花生,面积2万亩,最小规模为锦屏镇软籽石榴,面积600亩。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一是我县依据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市场因素,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北椒南药产业布局。制定《宜阳县2024年乡村产业发展书记工程实施方案》,种植业方面突出发展麦椒(小麦和辣椒套种)和中药材两大主导产业,分配2024书记工程特色产业发展任务,2024年麦椒新发展3万亩,中药材新发展1.5万亩。二是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把主导产业聚焦为麦椒、中药材和肉牛,确定三区一带产业区划,确定连片发展区域,通过连片开发来做大产业规模。分别是北部的麦椒产业区(韩城镇、盐镇乡、高村镇、张坞镇、柳泉镇、三乡镇、莲庄镇7个乡镇),南部的中药材产业区(樊村镇、白杨镇、董王庄乡、赵保镇4个乡镇),城市近郊旅游和休闲康养文旅产业区(环城市区的锦屏镇、香鹿山镇),沿南闫公路两侧的肉牛养殖产业带(高村镇、韩城镇、柳泉镇、莲庄镇、张坞镇、赵保镇、董王庄乡、白杨镇8个乡镇)。三是制定了《宜阳县2024年特色产业奖补实施方案》,对发展县定主导产业的脱贫户、监测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前特色产业申报奖补面积1.55万亩,拟奖补资金146万元,脱贫户监测户申报奖补面积3.1万亩,拟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36.9万元。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3、乡镇主导产业种植规模萎缩

2018年以来董王庄乡、上观乡以艾草、桃树种植为主导,倾力打造艾草之乡”“桃缘小镇,高峰期艾草和桃树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万亩、1万亩,现实际种植面积分别为0.97万亩、0.71万亩。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一是制定乡村振兴产业连片发展规划,确定以粮药(艾草)产业和养殖产业为主导产业,到2035年,董王庄乡粮药产业种植规模达1.96万亩以上。依托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艾草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镇,将继续扩大艾草种植面积,持续打造艾草之乡。二是培育惠民药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年培育河南青科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市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董王庄艾草的规模种植。目前已组织惠民药业申报了省级龙头企业,等待省级批复。青科公司已列入洛阳市市级龙头企业贮备库。三是壮大上观水蜜桃产业,上观乡已制定《上观乡集中连片示范区规划》,依托桃产业布局,壮大经营主题、扩大种植规模,到2027年建成桃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示范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家,培养经纪人15人以上,全产业链产值3亿元以上。鼓励有种植经验的大户承包无人管理的桃园,并组织桃农外出学习交流,联系农业方面专家开设桃树修剪,管理培训班。并广泛宣传联系销路,帮助桃农提高收益,增加农户种植积极性。2023年新增种植面积680余亩,更新品种230余亩。目前桃树种植面积已稳定在10000亩以上,品种30余个,挂果面积达到8000余亩。四是开展品牌创建,上观水蜜桃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董王庄艾草正在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二)扶贫项目收益、农民增收,着力查找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不到位、扶贫车间闲置、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

4、工程未按要求进行决算审计、确权登记

2020年至今,全县42个产业项目建成后未进行竣工决算审计;2020年至今,全县36个产业项目建成后未确权登记。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召开由相关行业部门、乡镇参加的项目建设推进会,不定期通报2023年度项目的审计、确权进度情况,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早日完成项目审计、确权工作。通过会议工作安排、督导调度,截至目前,全县剩余的42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审计及确权。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5、脱贫政策享受率低,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有待提高

一是脱贫人口务工补贴享受率低。2023年全年共申请务工补贴2万人,与当年在外务工脱贫人口劳动力3.36万人相比,占59.6%,仍有一部分脱贫人口劳动力没有享受到政策。

整改结果已完成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就业信息平台、印发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向脱贫户、监测户广泛宣传务工补贴政策;二是加大执行力度。各乡镇组织召开外出务工交通补贴推进会,充分调动各行政村的受理积极性,申报受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6、脱贫政策享受率低,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有待提高

二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达不到人人持证要求。2020年技能培训3737 人、持证2464人,2021年技能培训3751人、持证 2998人,2022年技能培训4819人、持证3478人,2023年技能培训2936人、持证1896人,各年度持证率分别为65.9%79.9%72.2%64.6%

整改结果已完成。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多种形式对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宣传。二是各培训机构积极做好培训人员身份的核查工作;落实了考勤制度,确保学员有足够的培训课时。三是人社部门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管,持证率有所提高。2024年宜阳县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工作已新增持证7230人。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7、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未实现全覆盖

截至20243月底,2024年度未参保共1962人,其中监测户37人,脱贫户1871人,重点人群低保户50人,特困户4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截至目前,经过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困难群体未参保的1962人,已经参保1828人(其中参加职工医保882人,参加居民医保946人),退出重点人群76人,参军7人,服刑7人,死亡28人,根据《关于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的通知》(豫医保〔20237号)文件要求,困难群众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目前,困难群众参保率达99.98%,已符合困难群众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的要求。

责任单位:医疗保障局

8、住房、饮水保障风险依然存在

一是盐镇乡沙沟村特困人员赵小朝,现年60岁,2021年原唯一居住房屋认定为自然灾害点被拆除,一直在村委会居住。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一是建立村级农房协管员制度,加强农房日常巡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对发现的空房户要悬挂标识建立台账采取有效管护措施;二是2024年上半年,根据民政、乡村振兴部门提供新识别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6类重点对象名单,共计对1162户农村住房进行安全性评定工作,纳入农村危房改造10户,截至目前10户均已竣工,正在申请拨付中央补助资金23万元。

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9、耕地保护不力,非农化” “非粮化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耕地非农化存量违法占地数量较多。2021年以来,省级下发我县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258个,存量违法用地图斑100个,违法占用耕地285.99亩(占用基本农田37.56亩)。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一是拆除复耕图斑涉及11个乡镇,29个图斑,面积96.06亩(耕地94.17亩,基本农田16.66亩);二是实地未变化图斑涉及2个乡镇,2个图斑,面积1.28亩(耕地1.28亩,基本农田0.21亩);三是用地报卷已经省自然资源厅受理、审查涉及5个乡镇,10个图斑,面积352.96亩(耕地350.21亩,基本农田0.92亩);四是存量违法用地涉及13个乡镇,100个图斑,面积425.26亩(耕地354.26亩,基本农田37.56亩)。五是有房屋但不占耕地、符合国家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政策、在城镇村等用地范围内涉及9个乡镇,27个图斑,面积167.73亩(耕地113.35亩,基本农田0.76亩)。六是已补办用地手续涉及13个乡镇,90个图斑,面积298亩(耕地257.6亩,基本农田19.02亩)。20231121日省级最新统计数据下发我县258个图斑,面积1341.29亩(耕地1170.87亩、基本农田75.13亩),省级审核通过258个,整改率100%。同时,存量违法用地问题图斑100个,是省厅针对“2023专项治理系统填报制定的整改标准情形之一,符合举证上报审核标准,全部通过上级审核,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10、耕地保护不力,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耕地非粮化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底,我县粮食生产种植面积约为134万亩,其中秋粮71万亩,夏粮63万亩,产量在8.5亿公斤左右。2021年至2023年耕保督查系统下发我县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面积936.27亩,其中2022年果树类、绿化树、经济作物、鱼塘、坑塘、坟地占用耕地面积共817.67亩。

整改结果整改已完成。一是2021年耕保督察系统下发问题图斑46个,面积共66.27亩,已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审核。二是2022年耕保督察系统下发问题图斑41个,面积共817.67亩,已全部完成整改,省级审核通过19个,面积388.04亩;剩余22个,其中21个涉及基本农田,面积428.49亩,已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并通过市级审核;另外1个涉及设施农用地,面积1.14亩,已按照相关手续完成备案,并通过市级审核。三是2023年耕保督察系统下发问题图斑1个,面积共52.33亩,已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审核。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11、高标准农田项目效益未达到预期

2020年至2023年全县共实施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6650万元,改造农田4.4万亩。目前已完成5个项目3.3万亩农田改造,共打机井179眼,57眼井不能正常使用。高村镇孔昌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共打机井11眼,截至20243月底,11眼机井出水量不足1个小时,远达不到6—8小时设计标准。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一是2024726日中共宜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宜阳县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宜农领办〔20249号),全面排查整改我县所有高标准农田的水利设施。经排查,5个项目共发现有问题的机井47眼,提灌站问题1个;分别是三乡镇25眼,高村镇9眼,香鹿山镇13眼,香鹿山提灌站1座。对于发现的问题因井施策,立整立改,已于8月初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宜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宜阳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办法》(宜政办〔202124号)和上级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宣传,督促项目乡镇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引导村民珍惜、爱护农田水利设施,及时制止、检举损坏农田水利设施的行为,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发挥作用。三是积极同县财政部门沟通,保障管护资金支付。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五)项目建设、惠农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2、涉农惠农资金拨付不规范

二是超合同支付工程款。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合同金额2655.63万元,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在没有审计结果前应支付工程款90%,实际支付2576.05万元,超合同约定支付186.03万元;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二至十标段施工合同金额共932.7万元,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在没有审计结果前应支付工程款90%,实际工程款已100%支付,超合同约定支付93.46万元。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我县2020年三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1年高村镇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使用资金是扶贫整合资金,按扶贫资金拨付要求,采取了先交后拨的方式,既保证了扶贫资金拨付进度,又不违反合同规定。即:在拨付2020年资金时,要求每个标段交付了合同价7%的审计结算押金(最终实际资金拨付额为合同价的90%);在拨付2021年项目最后一批资金前,各标段交了74万元的结算押金,另外,签订合同前各标段交了46.6万元的履约保证金,该项目合同金额1006.66万元,支付工程款991.9万元(实际拨付金额为871.3万元,占合同价86%)。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13、涉农惠农资金浪费

一是惠农项目建成后被拆除。2020年白杨镇南留村养羊项目,财政投资66.36万元,建成后因占用基本农田2021年被拆除。2020年县白杨镇南环线林下种植迷迭香项目,财政投资43.6万元。二是惠农项目管护不到位。020年董王庄乡灵官殿村中药材种植项目、武坟村连翘种植和柿树园采摘项目,财政投资105万元,旱毁造成资金浪费。

整改结果已完成。通过规范项目谋划程序,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审核,加强项目前期用地手续审核、可行性论证,强化资产管理,并按照上级四个一批文件精神,对已经损毁、灭失的资产进行处置,目前已经完成整改,并持续推动。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六)文化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14、文旅品牌效应不突出

一是旅游品牌竞争力不强。我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只有花果山一家,与栾川、新安等县区相比,缺乏叫得响、拿得出的旅游品牌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完成4A级旅游景区资料申报工作。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国家标准(GB/T1775—2003)及相关细则、《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修订版(豫文旅资源〔20218号)等相关要求,督促七彩童话动物王国完成4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申报资料于6月份上报市局。

责任单位:文广旅局

15、文旅品牌效应不突出

二是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我县重点打造的王莽、养马、陈宅等旅游资源还处于开发阶段,亟待塑造旅游品牌

整改结果整改完成。一是完成第三批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创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和《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河南省地方标准,今年共推荐花果山乡花山村、董王庄乡乔庄村、三乡镇东街村、香鹿山镇赵老屯村、香鹿山镇东韩村、赵保镇于沟村等6个单元村申报创建第三批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申报资料已于2月初上报市局。二是高村王莽村已于20226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今年在《2024年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中,又明确要求王莽村按照创建标准持续完善提升。三是养马村已于20216月被评为首批洛阳十大乡村文化旅游特色镇(村)20219月养马、陈宅村同时被评为“2021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今年在《宜阳县2024年景区景点、星级酒店、住宿业专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中,又明确要求相关乡镇督促养马、陈宅村、王莽等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特色村进一步完善提升,加强宣传推介,丰富旅游业态,增强沉浸式文旅项目,提升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单位:文广旅局

16、集镇功能辐射效应弱,城乡融合有待加强

我县围绕集镇功能配套,提出了五个一、五个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除白杨、韩城、盐镇试点乡镇依托近两年集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各项功能完善外,其余乡镇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一是指导全县15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谋划集镇建设项目84个,其中,已开工37项,完工37项。年度计划总投资10.4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4.5亿元,占比43.2%。涵盖产业发展类项目25个、公共服务类项目3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社区建设项目2个;二是引导各乡镇要依靠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来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尽快将集镇建设项目打捆包装争取更多银行专项债及上级补助资金。

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对持续整改任务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成效

(一)乡村振兴专班在发挥统筹协调、精准施策作用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具体现状方面存在问题

1、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加销一体化未形成

我县特色产业以初级产品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除花椒、艾草有深加工外,其他产业品种基本以直接销售为主,肉牛产业上缺少屠宰、加工、大型交易市场等关键环节。

整改情况持续整改。围线双椒一药和肉牛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一是拉长麦椒产业链条,在韩城镇规划建设双椒融合产业园,产业园占地125亩,总投资3.6亿元,其中:使用衔接资金约1.2亿元,建设1个烘干中心、1个花椒智能冷库、2个辣椒智能冷库、1个加工车间和1个育苗工厂,共计6个项目。益民控股自筹资金约2.4亿元,用于产业园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供销服务产业一体化、土建、装修、实验室建设及研发设备、室外配套工程、土地摘牌、土地流转及生产管理费用、农机购置等。目前在建项目主体已完成,计划今年9月底建成投用。二是拉长中药材产业链条。加强与红日药业的深度沟通对接,建设匹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一二产融合发展。支持艾草加工企业升级改造,组织惠民药业公司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拟组织青科公司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中药材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在白杨镇建设中药材智慧交易市场,其中一期投资500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拉长肉牛产业链条。计划在盘活韩城伊众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建设肉牛屠宰加工企业1个,进一步完善柳泉镇五树村肉牛交易市场,提升柳泉镇五树村肉牛交易中心信息化水平。五是制定了《宜阳县2024年特色产业奖补实施方案》》,对麦椒、中药材加工和销售的经营主体,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全县排名前五名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补。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二)反馈问题:扶贫项目收益、农民增收,着力查找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不到位、扶贫车间闲置、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

2、项目谋划不精准,推进不力

2020年锦屏镇山底村保鲜库仓储项目财政投资117.5万元,违法占用耕地共1.86亩。2023年度财政投资2408.48万元建设韩城镇种业小镇产业、柳泉镇0.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樊村镇沙坡村食品产业园等5个项目,要求2023年底工程全部竣工,截至20243月底仍未完工。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靠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任务,项目批复后紧盯时限,从投资计划、形象进度等方面,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通过督导调度,压实项目实施单位主体责任,截至目前,5个未完工项目,已完工3个,剩余2个项目(樊村镇沙坡村食品产业园、董王庄乡洞子沟村农产品仓储建设项目)正在持续整改中。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3、项目收益不达标,带贫能力不足

一是产业项目闲置无收益。2020年至2023年财政投资3029.07万元,建成莲庄镇生猪养殖基地、三乡镇仁村肉驴养殖、花果山乡大尖村香菇种植等13个项目处于闲置状态。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提高入库项目质量,指导乡镇围绕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围绕示范引领、围绕提质增效谋划项目,确保入库项目突出我县产业特色,切实发挥产业项目带动帮扶成效。对运营状态不理想的产业项目资产指导乡镇按照省市四个一批行动相关文件的精神进行盘活或处置。截至目前,通过加大招商力度,改变经营方式、进行资产处置等途径,13个闲置项目目前已经投入运营完成整改8个,剩余5个正在持续整改中。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4、项目收益不达标,带贫能力不足

二是产业项目收益低。2020年以来,我县衔接资金实施经营收益类产业项目188个,财政投资48139.07万元,项目应收益5055.71万元,实际收益3407.75万元,收益率为67.4%2021年柳泉镇蛋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应收益166.52万元,实际收益33.3万元。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一是出台《关于规范产业项目实施和完善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规范产业项目的实施和经营方式。二是进一步完善联农帮扶机制,指导乡镇制定项目资产收益二次分配方案。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加大产业项目督导力度。出台《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产业项目运营情况、收益情况、二次分配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能在短时间内整改到位的,做到立行立改;对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排出时间节点,持续推进,对账销号。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部分企业目前均面临经营困难的问题,指导乡镇通过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介绍订单等方式帮助企业维持运营,同时督促乡镇尽最大努力进行租金收缴,截至目前,部分租金已经收缴到位,正在持续整改中。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5、项目收益不达标,带贫能力不足

三是部分产业项目收益未二次分配。巡察发现20202023年度县产业项目收益共计3407.75万元,截至3月底还有626.73万元未进行二次分配;2020年盐镇乡赵峪村养猪场项目,应分配89.91万元,64.5万元未二次分配。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一是出台《关于规范产业项目实施和完善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规范产业项目的实施和经营方式。二是进一步完善联农帮扶机制,指导乡镇制定项目资产收益二次分配方案。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加大产业项目督导力度。出台《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产业项目运营情况、收益情况、二次分配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能在短时间内整改到位的,做到立行立改;对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排出时间节点,持续推进,对账销号。通过督导、会议安排部署,各乡镇项目收益正在通过临时救助、生产奖补、设置公益劳动等方式陆续发放中,正在持续整改中。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6、住房、饮水保障风险依然存在

二是盐镇乡沙沟村12组,2023年实施的饮水工程,受益人口210人,井水含泥沙量过大,未配备过滤设备,水质浑浊,到户后需沉淀3天才能饮用。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一是县水利局对盐镇乡人民政府下发督办工作函,要求盐镇乡政府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措施尽快完成整改,并于830日前报送督办落实情况。二是水质取样检测工作正在进行。

责任单位:水利局

(五)项目建设、惠农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7、涉农惠农资金拨付不规范

一是资金发放不及时。全县2023年收到宜阳县存栏10头以上肉牛基础母牛奖补项目、宜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特色产业奖补项目、农机购置补贴等5项涉农补贴资金共计2635.44万元,截至20243月已发放207.44万元,未发放2428万元。

整改结果持续整改。经核对,5项未支付惠农补贴分别是:2023年宜阳县农村通组通户道路建设奖补项目资金91.271万元、肉牛养殖示范户(家庭农场)创建奖补项目资金100万元、存栏10头以上肉牛基础母牛奖补项目资金877.404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特色产业奖补项目资金784.267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575.05万元,合计2427.9924万元,以上项目财务手续均已齐全,截至202489日已支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7笔共计575.05万元,826日已支付肉牛项目资金51.2万元,未付1801.7424万资金将分期分批支付,于20241231日之前全部支付到位。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四、下一步整改工作安排

(一)强化责任担当。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将强化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履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员成履行一岗双责,带头落实整改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并督促指导好分管单位、股(室)的整改工作,把问题理清楚,把原因分析透,整改措施要实在具体,确保整改到位。

(二)推进整改落实。按照整改方案的总体部署,认真对照整改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整改时限,推动整改工作务实有序开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三)健全长效机制。针对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反馈的问题边整改边建章立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抓整改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公开整改情况。2024830日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将整改情况及时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报,吸纳合理意见,促进改革、推动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0379-68821336;电子信箱yyxnyjb@163.com          

 

                  中共宜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

                                20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