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阳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
日期:2025-08-11
来源:
宜阳县统计局
宜阳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8月8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135个,从业人员1688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1.8%和59.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33.4%,零售业占66.6%。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37.5%,零售业占62.5%(详见表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1%(详见表4-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6.55亿元,负债合计17.3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49亿元(详见表4-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27个,从业人员174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2.6%和0.2%(详见表4-4)。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5)。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1574.6万元,负债合计9829.2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847.4万元(详见表4-6)。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80个,从业人员176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4.3%和87.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28.3%,餐饮业占71.7%。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4.9%,餐饮业占65.1%(详见表4-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5亿元,负债合计0.2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详见表4-9)。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55个,从业人员240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7.9%和103.6%(详见表4-10)。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1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709.1万元,负债合计3886.2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508.6万元(详见表4-12)。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46个,比2018年末增长152.8%。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35个,物业管理企业159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31个。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233人,比2018年末增长275.3%。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674人,物业管理企业1977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238人(详见表4-13)。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1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0.8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66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5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1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45.8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6亿元(详见表4-15)。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961个,从业人员682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8.8%和28.2%。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7.1%,商务服务业占82.9%。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9.5%,商务服务业占80.5%(详见表4-16)。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1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43528万元。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206万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25322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29408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452万元(详见表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