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方式:
-
发布日期:2023-03-13
-
发文机关:
-
文件编号:
-
索引号:
宜政办〔2023〕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宜阳县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3月10日
宜阳县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
工 作 方 案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河南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豫交文〔2012〕1170号)和省委省政府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精神,按照《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宜阳县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为主线,以优化低碳交通运输结构、加快运输装备低碳替代和能效升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运营为抓手,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健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保障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助推“宜居宜业、富美宜阳”建设。
(二)行动目标
到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装备占比持续提升,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1%左右;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2%左右。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交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完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规范标准,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规范中贯彻国家、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相关的标准、办法和要求。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与监测考核体系,促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市场机制运用,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实施清洁发展项目,扎实做好交通运输行业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二)建设智慧交通。构建全县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公共信息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行政执法、行业监管、安全保障以及便民、利民、惠民等方面的应用。持续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规范化运营,完善重点路段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治理超载超限能力。强化对运营车辆的动态监管,在客运车推广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统筹农村地区交通、邮政、供销等资源,大力发展“交通+农村电子商务”,让广大农村因路而兴,让基地、产业因路而旺。
(三)打造互联互通绿色交通工程。坚持立体交通和平面交通相结合,着力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增强交通高效供给能力,切实减少交通运输能源资源消耗。坚持生态保护理念,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工程技术,节约利用通道线位资源,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公路建设用地效率,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四)实施公路绿化美化工程。结合乡村振兴发展,以省道、县乡公路、旅游公路等为重点,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配套建设道路防噪绿化林、防噪声屏障等设施,推广应用太阳能LED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全力打造“绿色景观廊道”,创建“畅、安、舒、美”路。
(五)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早期建设不能满足生态保护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建成或在建省干线公路为重点,以“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程度的恢复”为要求,推进边坡和取弃土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大力推动路域沿线生态改善和景观升级。
(六)公共绿色出行示范。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优化公交运营线路,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引导私人小客车合乘、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公交、自行车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比重,加快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绿色出行系统。
(七)建设绿色运输枢纽。优化站场布局,推动客货运站场生态环保设计、绿色节能应用、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等,推动站场建设绿色化、智能化。统筹发展绿色高效运输方式,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打造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
(八)推广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实施清洁能源交通示范工程,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省道沿线和道路运输客货运场站加快配套建设充电桩、充电站、加气站等。优化交通运输装备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客运车辆,严禁对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新增运力。争取到2024年,营运客车、公交车新能源车辆比例分别达到80%、100%,全县客运、公交场站和出租车运营站等公共场所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全面普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资金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良性投入机制。
(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的实施,着重解决好建设资金、用地、环保等瓶颈问题,简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联审联批”制度。
县交通局负责统筹协调,并制定绿色交通示范项目标准和评估、验收、考核办法及相关激励政策,落实创建省道核报和县乡公路计划报批工作,跟踪办理需上级交通部门审批的相关事项,推广非现场执法措施的落实等。县公路局负责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省道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跟踪办理需上级公路部门审批的事项等。县财政局负责筹措县级负担资金并加强资金监管。县发改委负责落实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县级权限的立项审(报)批工作,跟踪办理需上级发改部门审批的相关事项等。
(四)强化督促检查。健全政府牵头、部门负责的督查督办机制,重点对责任落实、项目建设质量、工作进度、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县交通局对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每月定期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推进。强化考核导向,考核结果和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对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建设资金分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五)积极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渠道大力宣传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和成效,在全县普及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理念,提高公众参与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宜阳县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附 件
宜阳县推进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
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绿色低碳交通试点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决定成立宜阳县绿色低碳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张宏波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赵继国 县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智峰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成 员:赵武杰 县财政局副局长
武伟献 县发改委主任
姚 强 县住建局局长
冯战伟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李广伟 县科工局局长
周宇民 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许利波 县统计局局长
樊志强 县林业局局长
李新芳 县城管局局长
陈新刚 县道路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刘智峰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