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宜政办〔2015〕2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宜阳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3月17日

 

宜阳县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全县生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上级精神和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林业为宗旨,以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美丽宜阳为目标,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为战略,以城区周边绿化为核心,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心,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增加森林面积,努力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改善区域生态质量,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宜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城区近郊、远郊绿化,突出境内主干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绿化。
  (二)坚持兴林富民、发展特色。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林果、花卉旅游产业。
  (三)坚持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把建设美丽宜阳放在重要位置,综合运用生态措施、工程措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以把政府主导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推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林农大户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造林12.41万亩,其中:省市下达任务5.91万亩,分别是:洛卢高速宜阳段绿化7000余亩,主要通道沿线可视范围陡坡地3.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14万亩,飞播造林1万亩;县重点绿化工程特色经济林带建设工程6.5万亩。
  全年完成森林抚育改造3.45万亩,其中:中幼林抚3.35万亩,低效林改造0.1万亩。
  四、建设重点
  坚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与能量,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秀美山川宜阳。重点实施好“一山、一河、一路、一带、一区”的“五个一”绿化工程,扎实推进宜林荒山绿化。
  (一)“一山”,即锦屏山生态观光园绿化工程。在宜阳县城南建设锦屏山生态观光园,东起锦屏镇涧河口,西临宜白路,面积1.5万亩。山下坡耕地以果品采摘为主,建设石榴、樱桃采摘园,兼种油用牡丹。山顶、山坡以秋季红叶为特色,种植黄栌、五角枫、美国枫、火炬等红叶树种和侧柏、大叶女贞、雪松等常绿树种及白蜡、栾树、栎树等黄叶树种,兼种杜梨、山桃等早春开花植物,并建野生果品园等植物园区。通过3—5年努力,建成集生态保护、果品采摘、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公园。2015年重点在锦屏镇河下村南坡造林3000亩。
  (二)“一河”,即25公里洛河城区段新造林地及绿化提升工程。今春重点是沿洛河观澜桥向西推进到灵山,实施两岸大堤高标准园林绿化工程。以展示宜阳人文、历史、地域特色为主题,乔木、灌木、花草科学搭配,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宜阳湿地园林公园示范段。
  (三)“一路”,即洛卢高速宜阳段公路绿色廊道提升工程。洛卢高速宜阳段总长52公里,每侧绿化宽度50米,绿化面积7000余亩。香鹿山镇段高速出口以东每侧向外扩展50米,栽植17行米径5公分以上的速生楸树;盐镇乡、柳泉镇、韩城镇、三乡镇段,内侧4行大叶女贞,外侧13行米径均为3公分以上的速生杨树。韩城高速出口处营造50亩小片彩叶景观林,栽植红叶李、五角枫等树种。建成树种多样、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林带。
  (四)“一带”,即10大特色经济林带建设工程。对主要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坡耕地进行重点绿化,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经济林,实现林业从造林向造景、造富、造福转变。规划建设莲庄镇、柳泉镇、韩城镇万亩钙果基地,上观乡、花果山乡5000亩水蜜桃基地,锦屏镇、莲庄镇6000亩软籽石榴基地,盐镇乡、香鹿山镇2000亩桑椹基地,董王庄乡8000亩核桃、中药材基地,莲庄镇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张坞镇1.5万亩速生杨、红叶杨基地,高村乡2000亩仁用杏基地,三乡镇、韩城镇5000亩药用皂角基地,白杨镇2000亩仁用杏基地。
  (五)“一区”,即城区滨河南路、滨河北路、南环路等5条道路绿化加密工程。对城区段滨河南路、滨河北路、南环路等5条道路进行加密绿化,在对原绿化树种补植补栽的基础上,适度镶嵌彩叶、常绿、开花树种,增加绿化、美化效果。
  (六)宜林荒山荒地绿化和陡坡地绿化工程。对主要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全面绿化,突出生态效益,根据立地条件,科学规划林种、树种。主要实行乔灌混交、针阔混交,营造混交林,提高生态防护功能。一是在赵保镇、白杨镇、上观乡、莲庄镇等4个乡(镇)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6000亩;赵保镇、白杨镇栽植侧柏、皂角混交林,上观乡发展水蜜桃基地,莲庄镇发展核桃、皂角基地。二是在张坞镇上龙、庞沟等地飞播造林10000亩,播种侧柏、臭椿,营造水源涵养林。三是在花果山、上观、赵保等乡镇进行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34500亩,重点对花果山生态公益林区进行割灌、修枝,对2013—2014年的核桃造林地,进行修剪抚育,提升质量和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林业生态建设对建设美丽宜阳、生态宜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林业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县林业部门具体负责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工程的组织和实施,财政、发改、水利、农业、市政、交通、国土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工程建设。
  (二)明确政策、加大投入。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较大,各乡(镇)及各单位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确保各项绿化工程顺利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造林工程、飞播造林、宜林荒山绿化项目经国家及省政府验收合格后,将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高速绿化资金由当地乡(镇)负责,县财政在土地租金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其它造林暂无补助政策。各乡(镇)、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充分挖掘土地、区位等潜能,多方吸纳社会资金,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创新机制,分类实施。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分别采取不同的建设机制。洛卢高速沿线防护林带建设由乡(镇)政府负责土地流转、工程造林。洛卢高速和洛宜快速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坡耕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方式,面向社会进行招商,吸引各类社会主体进行投资绿化和经营。主要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地由乡(镇)政府组织专业队造林,逐年提高荒山造林成效。
  (四)强化督导,落实奖惩。县委、县政府将成立联合督查组,在造林期间每周对各乡(镇)行动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造林结束后,5月份进行检查验收评比,对于完成质量高、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奖励;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完成质量差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