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方式:
-
发布日期:2015-10-30
-
发文机关:
-
文件编号:
-
索引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宜阳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0月12日
实 施 方 案
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瓶颈制约,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有信用、有市场的小微企业更加便利地获得融资,促进小微企业快速规范成长,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2014〕37号)、《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创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郑银办发〔2015〕11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小微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作为洛阳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加快宜阳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破解小微企业因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物而导致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促进宜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信用信息服务为基础,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培育信用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健全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价和融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三、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各方参与”的原则,以“以用促征,以用促建”为工作重心,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搭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引入外部机构,建立评价体系,发挥信用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建立政策扶持措施,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工作目标: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构建起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框架,小微企业信用共享、辅导、评价、增信、培育、服务等六大机制建立并发挥有效作用,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示范县。
四、主要任务
(一)成立信息中心,构建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建立宜阳县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用信息征集机制,支持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征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研究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指标体系,将相关信息纳入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加强部门信息标准化建设,规范信息数据采集,进一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制定出台平台管理制度,签订保密协议,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做好人员培训,确保平台正常、安全运行,维护信息主体权益。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加强平台应用,发挥其在融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引入专业机构,建立信用评级机制。引进和培育专业的信用评级服务机构,调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主动性与积极性,着力推进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方法,规范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提升信用评级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引导金融机构注重用好人才、技术等“软信息”,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评审机制,加强内外部信用评级交叉检验。创建“信用采集+信用评估+融资推介+政策扶持”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新模式,做好优质小微企业推荐工作,通过信用评级,筛选、挖掘信用等级高、发展潜力大的小微企业进入“培育池”进行综合培育,并将评级结果作为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推动信用报告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食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三)打造小微企业综合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办理基本账户业务,收集整理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初步形成企业融资需求库;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在融资需求库中进行筛选,对信用培育效果较好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撰写《融资建议书》;人民银行宜阳县支行、县金融办、工信局定期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推介会,由信用评级机构将所挖掘的企业在推介会上进行推介,分析其优势及其风险,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为银行与企业搭建沟通桥梁。
(四)构建诚信小微企业培育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信用。人民银行宜阳县支行与县金融办、工信局等部门会同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定期举办企业信用评价知识培训及扶持政策宣讲活动,对企业进行信用知识培育,引导企业开展外部信用评级。对有融资需求且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国家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邀请有关专家定期进行信用评级相关知识培训,引导各金融机构与评级公司重点做好培植对象选择和培植措施落实工作,并用好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五)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将信用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建立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等金融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和处置区域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宣传教育,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型,开展“6·14信用关爱日”等活动,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
五、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5年9月)。成立宜阳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制订具体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启动相关试验区建设项目实施。
(二)突破阶段(2015年10月—12月)。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内容,抓紧组织实施,力争在各个环节有所突破,形成阶段性成果,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三)提高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完善相关措施,总结经验成效,全面梳理试验区工作经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民银行、金融办和工信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宜阳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行宜阳县支行,负责部门间共享信息的整合和发布,牵头开展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
(二)密切协作配合。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涉及部门多,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协作、各方参与、企业受益”的工作格局。人民银行要负责制定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制度;其他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银行争取优惠政策,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正面激励导向作用。
(三)积极探索创新。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学习借鉴各地开展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坚持务实、管用导向,结合实际,探索尝试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工作机制、思路和方式,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确保创出特色、创出亮点。
(四)及时宣传总结。要广泛开展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各有关单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提炼在创建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促进相互交流与借鉴,为全县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