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首页 > 公告公示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宜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推进“法治宜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将我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统筹谋划实施,推动履职尽责。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思维,将法治建设政府责任落在实处,全面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制定《法治宜阳建设规划(2023—2025年)》、《宜阳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宜阳县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县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位置,明确政府及各部门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构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定期研究谋划。县政府党务会议每季度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项汇报。2023年,共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协调会等会议10次,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全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四是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开展领导干部法治集中学习,内容涉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论述等法治理论和“一规划两纲要”等内容,集中学习《民法典》《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

(二)规范有效运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严格规范决策程序。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对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保障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提高决策水平。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发。制定《宜阳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流程图》,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合法合规。2023年共制定5件规范性文件,均通过备案审查。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队、公职律师作用。引导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积极参与县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及政府合同法制审核。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四是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行清单制度,加强动态管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群众少跑路、行政降成本。全年落实行政服务事项“一次办”1655项、“网上办”678项、“马上办”674项、“就近办”647项、“一窗通办”1039项、“一网通办”1657项。二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理规范各类证明237项,保留15项,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65项、保留61项。三是深入开展“项目为王”、“万人助万企”、“法治体检”等系列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制度。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2023年8月,宜阳县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营,进驻44个部门,146个窗口,2232个事项,其中“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74项,实现了应进必进,能进全进。为应对窗口集中性办理事项,设立了潮汐窗口,为老年人、特殊人群建立了绿色通道。设置“跨部门综窗”、“部门综窗”两类窗口,设立社保医保、公共服务、水电气暖通信等10个综合服务区。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严格依法实施应急举措,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针对我县今年麦收前雨情、冬季大风、急剧降温等极端天气,按照应急管理“123、321”工作要求,发布预警、防范应对提示,发放“冬春救助”资金668万元。

(六)健全“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推动高效协同运转。一是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在洛阳市所有县区中率先成立行政争议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建立行政应诉、行政争议化解等工作机制,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二是健全“府检联动”机制,支持县检察院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及时发现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同时,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工作。

(七)统筹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根据省、市关于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安排部署,制定《宜阳县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宜阳县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稳 步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2023年11月,完成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情况调研并提出整改意见。

(八)落实普法责任制,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围绕贯彻执行《宜阳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普法责任,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通过努力,我县已通过“河南省守法普法示范县”创建实地验收。香鹿山镇甘棠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锦屏镇杏花村、莲庄镇陈宅村荣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白杨镇、董王庄乡荣获“洛阳市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我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认真反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具体为:一是在推动法治宜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存在不足。二是在向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方面还存在短板。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不够丰富、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统筹推动法治宜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以专注、严谨、创新精神,推进我县一体化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基层法治专业化队伍建设,抓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监督管理,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提升行政执法整体工作水平。

(二)持续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为全社会提供及时、精准、普惠、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三)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有关工作要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法治宣传及时推送到千家万户,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中共宜阳县委  宜阳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