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领导访谈

  主持人: 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洛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和洛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栏目《乡村振兴正当时》,我是主持人小粟。欢迎大家。
  今天我们的录制现场是宜阳县香鹿山镇赵老屯村党群中心广场。
  作为2018年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宜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惠群众、得民心的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如期实现了逐年减贫、按期摘帽、共奔小康的目标。那么,宜阳县是如何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呢?下面就请出今天节目的嘉宾:
  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丽娟同志,欢迎您
  主持人:张县长,产业扶贫可以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提高群众收入的根本出路,咱们宜阳县怎样聚焦重点,做好产业扶贫呢?
  张丽娟:我们紧紧扭住产业扶贫牛鼻子,统筹谋划,分类实施,强化保障,夯实了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基础。一是精准定位选产业。立足一乡一业,定位三花一药一果特色种植,在全县布局产业基地340个,引导发展花椒12万亩、花生20万亩、油用牡丹5万亩,艾草、连翘等中药材7万亩,水蜜桃、梨、葡萄等特色果蔬9万亩,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稳定增收,实现了产业措施全覆盖。二是综合施策保产业。政策上出台扶持办法,在土地流转、生产资料投入、品牌创建等环节上给予补贴,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资金上县财政每年在产业扶贫方面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扶持资金,解决产业发展启动资金、扶持资金短缺问题;经营主体上,内部挖潜、外部引进,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品牌培育上,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扩大市场影响力,创响了香鹿山花椒、上观水蜜桃、董王庄艾草之乡等特色品牌;金融支持上,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1.3亿元、惠及2723户贫困户,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利益联结强带动。按照举龙头,建基地,带群众思路,依托政府+龙头企业+科技+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通过务工就业、服务合作、代种代养等途径,使贫困群众切实参与进产业链中,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主持人:有句话说得好,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咱们宜阳在志智双扶,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呢:
  张丽娟:我县始终坚持扶贫扶志,让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走向我要脱贫。一是巧用资金,激发动力。设立发展生产奖、务工就业奖和脱贫光荣奖,根据贫困户家庭收入多少,分四个档次给予6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奖励,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自助脱贫动力。二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合九个一大走访、昼访夜谈等活动,发现、树立一批脱贫先锋致富模范,深入乡村进行巡回宣讲,并充分运用电视台、微信等载体进行宣传,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更多贫困户自力更生拔掉穷根。三是以文化人,宣传引导。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引导广大群众提升文化修养,组建脱贫攻坚宣讲团、第一书记宣讲队,精心编排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以快板书、戏曲小品等节目,走村入户宣传,树立靠勤劳脱贫光荣正确导向。四是授人以渔,提升本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升贫困家庭受教育程度。强化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发展一技之长,打造宜阳红月嫂、彭世足疗等劳务品牌,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切实发挥贫困劳动力优势,实现脱贫增收。
  主持人:让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好,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指标,咱们宜阳县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丽娟:为了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近年来,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实施、统筹推进理念,全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一是修通致富路,投资5.3亿元,完成道路提升697公里,全县35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村道路硬化。二是接通安全水,投资1.1亿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51个,对全县1055个自然村组饮用水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实现了人人吃上放心水。三是拉起信息网,先投资5.53亿元,实施了电网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接通有线电视、所有行政村都接通4G宽带,实现了村村通网络。四是建起大场地,按照七个一标准,村村建起了标准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娱乐有了好去处。
  主持人:一支能战斗的队伍离不开组织的保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咱们如何压实责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
  张丽娟:我们坚持突出一带、一管、一树,凝聚合力,夯实责任,切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担担子。一是领导驻村把好作风带出来,按照四大战区作战、三级网格管理,县四大班子成员及科级干部347人,明确分包联系村,每周吃住在村2天以上,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二是专项检查把好作风管出来,制定专项监管政策,针对脱贫攻坚三落实,各级检查、暗访、督查巡查和专项调研检查情况,强化问责,奖优惩劣,促进了全县干部作风转变。三是干部导向把好作风树起来,按照三有三带(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来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 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出和谐。)标准,建强村级班子;举办5期培训班,对353名村支部书记、3000名村干部培训全覆盖,着力提升干部素质;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实行两分两选三公开(两分即按照农民党员个人情况、居住区域分区分片;两选即农民党员选择联系的群众和服务岗位;三公开即公开农民党员基本信息、服务承诺、联系电话制度。)推动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全县近9000名农民党员,对口联系3.25万户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定期开展走访宣传,筑牢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
  主持人: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咱们下一步如何着眼长远,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
  张丽娟:脱贫摘帽只是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按照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总要求,根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巩固脱贫成效,有效防止返贫;二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统筹把握、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为此,县委全会研究通过了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的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为全县下步工作指明方向,明确了持续强化产业扶贫、促进转移就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金融扶贫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群众收入,夯实脱贫基础,并统筹谋划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7大行动,41个重大专项,全面绘就乡村振兴蓝图,开启全面建设富美宜阳、建设小康社会新征途。
  主持人: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是宜阳县委、县政府对70万宜阳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县上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用汗水和拼搏赢得了振奋人心的累累硕果!面向未来,宜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时代征程上接续奋斗,以脱贫攻坚战的实际成效,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