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宜阳 > 宜阳概况

宜阳县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街道151个工矿区办事处342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72万。基本地形地貌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国家级、省级以上殊荣齐聚于此

宜阳以一城联通八方。市民服务中心、体育中心、户外运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规划馆、博物馆、游泳馆等相继落成,文化艺术中心、科创中心呼之欲出,上百处绿地广场小游园生机盎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图景。县城距洛阳市区20公里,距洛阳机场25公里,14座大桥横跨洛河,郑西高铁、三洋铁路、焦枝铁路、郑卢高速、新伊高速、渑栾高速穿境而过,红旗大道、李贺大道、滨河北路、滨河南路直达市区,有机融入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

宜阳有百里山水画廊。境内有花果山、锦屏山等名山名峰22座,其中,锦屏山由武则天封名并亲题“锦屏奇观”。持续实施一带两翼四区一网国土绿化战略,2.8万亩锦屏山生态园、1.16万亩香鹿山森林公园、1185公顷城市绿地风光旖旎城区绿化覆盖率45.47%,绿地率40.05%让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宜阳段建设65公里洛河溯源清流8个生态湖景美如画3条水街各具风情一座北方山水名城正成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地”

宜阳富千年人文底蕴。自东周时期置县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召伯听政之处、“诗鬼”李贺故里;有韩国故城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虎头寺石窟等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汉唐洛阳西安两京故道,孕育诞生了辉煌灿烂的诗词文化、西游文化、驿馆文化。宜阳,连接历史与未来,把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转化为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宜阳集万众共创新篇。今年以来,宜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突出航空装备“首位产业”,深化“龙头企业+中小产业园”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风口产业加快集聚,打造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认真落实“151”工作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抓好“4+2”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争创全省、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高品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构建洛阳环都市区重要增长极。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多项指标增速均居环都市区第1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乘发展之势、融全市大局,奋力在重振洛阳辉煌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