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方式: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2016-03-31
  •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宜阳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烟叶生产的意见

宜政〔2016〕13号


各植烟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切实做好2016年烟叶生产工作,加快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步伐,圆满完成全年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根据我县实际,结合上级有关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烟叶综合保障能力为抓手,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增加烟农收入为目标,突出抓好质量特色,全面增强提质增效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推动烟叶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奋斗目标
  全县种植烟叶5.65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收购烤烟1042万斤,上等烟比例达到50%以上,实现烟叶税收3300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稳定种植规模,优化种植布局
  今年是国家实施“调控”政策的第三年,对我县来说“稳定面积和总量”是总基调。只有稳定才能占领市场,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全县要按照“种植规模基本稳定,植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职业烟农队伍逐步扩大,植烟地块更加适宜”的总要求,高质量规划落实好5.65万亩植烟面积任务。
  一要优化区域。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认真做好植烟区域的轮作和调整,把生产计划向生态条件优越、烟叶特色明显、生产基础扎实、市场反馈良好、植烟设施完备、烟农队伍稳定的宜烟区倾斜,重点打造以盐镇、高村、柳泉、三乡、张坞、花果山和上观为核心区的烟叶经济产业带,提高我县烟叶种植集中度,支撑产业发展。县烟草部门在分配种植面积和收购计划时要向这些区域倾斜,对连续种植多年、病虫害严重的地块,玉米地等不适宜茬口的地块,土层贫瘠、缺乏烘烤设施的地块,要下决心进行轮作调整。
  二要优化农户。进一步推动烟叶生产向职业烟农转移,重点培育20—50亩左右有种植经验的种植专业户,压缩10亩以下种植户比例,控制100亩以上过大种植户,杜绝不种优良品种的农户种植,积极稳妥发展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模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加烟农植烟效益。
  三要优化等级结构。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是有效利用烟叶计划资源、顺应烟草行业卷烟品牌发展、缓解烟叶原料供需结构矛盾、提升烟叶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近几年,我县在解决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偏低和收购过程不规范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烟叶等级结构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工业企业需要的核心等级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影响了烟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要利用国家烟叶调控政策,变被动为主动,以工商计划衔接为依据,大力优化烟叶结构。根据国家烟草局有关政策,今年洛阳市对上桔四、下桔三以下市场滞销等级烟叶不再收购,这对我县今年的烟叶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真正把优化烟叶等级结构作为维护烟农利益、提高植烟效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引导烟农自觉、自愿开展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把不适用烟叶消灭在生产环节。
  (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落实是烟叶生产提质增效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我县烟叶生产数量不稳、质量不优、上等烟比例不高的关键。各植烟乡(镇)一定要在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上下功夫,推广到村、普及到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一要优化品种。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生态难以改变,只有通过种植良种来保障浓香特色,满足工业需求。根据多年试种和工业验证,我县确定以豫烟6号作为主选品种,搭配种植豫烟10号品种,豫烟6号种植面积要达到80%以上,坚决杜绝种植其它品种。对种植杂劣品种的农户,除了坚决取消当年合同外,还要核减该乡(镇)明年的收购计划。同时,把优良品种种植列入烟叶年度考核指标,权重不低于15%。
  二要配方施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继续落实“降氮提钾”和增施优质农家肥和芝麻饼肥施肥技术,平衡营养,将单产控制在150公斤上下,重点提高烟叶内在品质和上等烟比例。优质牛粪,一般亩施2方以上;芝麻饼肥,每亩施25公斤以上。
  三要落实旱作技术。近年来,我县持续受到旱灾的危害,极大制约了烟叶产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产业发展大局出发,立足于我县气候十年九旱这一特点,认真落实关键环节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抓好耐旱的优良品种选择、整地起垄、烟叶育苗、平衡施肥、地膜覆盖、规范移栽、病虫害防治、揭膜培土、优化结构、花杈管理、科学采烤等11项关键环节技术措施的落实。同时,要积极推广小苗膜下移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生产技术,全力做好旱作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今年要把花杈管理作为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彻底杜绝花杈满身、遍地花海现象。对于后期花杈管理不到位的乡(镇),要停磅收购,整改到位后,方可开磅收购。
  (三)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生产方式
  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烟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主要内容是组织合作化、操作机械化、生产基地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以稳定发展为基础,以现代烟草农业为方向,以质量特色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抓好烟叶示范区建设。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高水平、高标准、高效率建成以盐镇、高村、柳泉、三乡、张坞、花果山和上观为核心区的5万亩烟叶产业带。盐镇乡要制定措施,强化领导,全力抓好谢村、北册“双千亩”市级示范园建设,利用现有水利条件并依托烟叶合作社,做好“水肥一体化”和“专业化服务”试点示范工作,提升我县烟叶生产形象;高村乡要规划两个千亩以上示范园,柳泉、三乡、张坞、赵保、董王庄要至少规划两个500亩以上示范片,花果山、上观要至少规划一个300亩以上示范片。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县烟草公司要制定和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产业带的生产管理水平。要加大基地单元建设力度,在持续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的基础上,强化与工商企业深度合作,每个基地单元都要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对口衔接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审定生产技术方案,共同评价烟叶样品、共同确定单元内每年内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脚踏实地抓好每个环节技术落实,大力提升基地单元工作水平,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基地单元“三化”水平同步提高。
  二要提升合作社建设水平。目前,我县已在高村乡和盐镇乡建成两个烟叶合作社,运行良好,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高村、盐镇两乡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帮助其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力争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模范合作社。县烟草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要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作业项目,拓展生存空间;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发展资金和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各植烟乡(镇)都要大力扶持和鼓励烟农兴办烟叶合作社,在资金、土地流转和机制运行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保证我县烟农合作社建设顺利进行。
  三要抓好生产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洛阳市烟草局将继续投入建设资金对全市烟区的烟水及烟草机械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配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积极争取配套建设项目,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烟叶质量提高,推进生产方式转变,达到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调动和激发烟农种烟积极性。
  (四)强化工作责任,搞好烟叶收购
  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把烟叶收购作为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集中力量,强化措施,抓实抓好。
  一是努力提高责任意识。烟草部门要加强内部监管,增强责任意识,正确执行国家烟叶收购政策,严格按计划落实合同、按合同组织收购,切实把烟农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执行“入户预检、轮流交售”制度,稳定收购秩序,提高交售效率;努力完善专业化分级配套设施,严格落实专业化分级流程;正确执行国家标准,解决“三混”和高混低问题;完善“封闭收购、密码验级”工作措施,确保公平、公正;坚决纠正一抓质量就没有收购进度、一促进度质量就倒退千里的痼疾。各植烟乡(镇)要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禁止烟叶外流或跨区收购,严禁以任何形式加价或变相加价收购烟叶,努力提高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烟叶收购公开、公正、有序进行。县财政局要实行严格的资金审批制度,杜绝各类财政拨款用于烟叶收购加价补贴;县监察、审计部门要介入烟叶收购工作,对变相加价收购烟叶的单位,启动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结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对违犯烟叶收购政策、扰乱收购秩序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纪律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凡擅自出台补贴政策、抬高收购价格的乡(镇),县监察部门要按扰乱烟叶收购市场秩序追究乡(镇)党政一把手责任。
  三是各部门协同配合。县公安、工商、烟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厉打击“烟霸、二道贩子”等,严禁烟叶外流,维护良好的烟叶收购秩序和市场秩序。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烟叶收购工作,同时由公安、监察等部门积极参与维护收购秩序,全过程监督检查。通过搞好收购,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目标。
  四、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化肥。对每亩烟田供应以下化肥:复合肥10—20公斤,1.40元/公斤;芝麻饼肥25公斤,1元/公斤;重钙10公斤,1.20元/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1.5元/公斤;硝酸钾3—5公斤(花果山乡、上观乡10—20公斤),2元/公斤。免费供应硫酸锌1—2公斤,优先用于连片烟田;免费供应高硼0.1公斤,优先用于连片烟田;有机无机一体肥50公斤,1.2元/公斤。供应有机无机一体肥的,不再供应饼肥和重钙。复合肥、芝麻饼肥、重钙三种肥料,按面积捆绑供应。
  2.地膜。每亩供应地膜3公斤,6.5元/公斤。
  3.整地起垄。烟田整地依托合作社进行,补贴仅对合作社。对50亩以上连片田,机耕、旋耙、起垄每亩县烟草公司补贴60元,分三个环节,机耕补贴27元/亩、旋耙补贴15元/亩、起垄补贴18元/亩。整地起垄补贴程序严格按照《宜阳县2016年烟田整地起垄管理办法》执行。
  4.化学抑芽。抑芽剂,每亩收取5元,供应一遍用量药剂。
  5.农药。农药供应政策另行通知。
  (二)奖惩措施
  为调动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广大烟农发展烟叶生产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将对在2016年烟叶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落后乡(镇)实行责任追究。从烟叶税中提取15%,作为县烟叶生产发展基金,用作县烟草生产服务中心经费及烟叶生产的各项奖励、扶持。
  1.对超额完成年度烟叶税收目标任务的乡(镇),按超税收目标部分的20%进行奖励。
  2.对先进乡(镇)的奖励。根据各个阶段检查结果和收购任务完成情况,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对排名前5名且全面完成烟叶生产、收购任务的乡(镇)进行奖励。
  3.对先进农业服务中心、先进烟站的奖励。由县烟服中心、烟草公司依据各个阶段工作检查结果,逐项进行考核、评比(考核评比标准另行文)。
  4.责任追究。在年度考核中,未完成烟叶税目标任务且综合排序全县最后一名的乡(镇),按照县责任目标综合考评办法对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抓副职进行处理。确因人力不可抗拒等自然灾害因素,造成年度责任目标完不成的,由县烟草生产指挥部提出处理意见。
  五、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烟叶生产,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搞好烟叶生产工作。县烟草部门要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强化服务,加强管理,认真解决烟叶生产中的各类问题,全力做大做强我县烟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