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弘扬诚信文化|诚信的经典小故事

日期:2024-11-18来源:

诚  信

诚信 ,道德名词,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出自《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则中国经典诚信故事,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小故事: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依赖父母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办法。”于是(曾子)马上杀猪煮了肉吃。



中华小故事: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