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24-05-16来源:宜阳县统计局

宜阳县统计局

2024515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1345”工作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努力用好三个重要抓手,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奋力推动宜居宜业、富宜阳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生产总值336.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10.1:35.1:54.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62%36.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的态势,其中衣着上涨5.3%,食品烟酒类价格上4.9%,医疗保健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8%,居住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保持不变。

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763万元,增长6.7%。其中,税收收入116125万元,增长1.9%,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8217万元,下降0.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612万元,下降1.02%;公共安全支出11236万元,下降2.29%;教育支出94824万元,增长0.02%;科学技术支出27605万元,增长19.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413万元,增长10.95%;卫生健康支出22514万元,下降16.62%;节能环保支出5008万元,下降68.75%;城乡社区支出23386万元,增长16.37%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3.9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面积62.8万亩,秋粮面积71.1万亩。蔬菜面积27.0万亩,油料面积26.1万亩,烟叶面积5.8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42.9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9万吨;秋粮产量23.95万吨。

 

1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   食

万吨

42.95

  #夏  粮

万吨

19

  秋  粮

万吨

23.95

油  料

万吨

6.4

  #花  生

万吨

5.2

油菜籽

万吨

1.0

  芝  

1222.0

葵花籽

412.0

  花

165.2

 

万吨

1.1

 

万吨

18.4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84.3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4吨,禽蛋总产量1.4万吨,牛奶总产量0.69万吨年末生猪存栏26.6万头,生猪出栏33.5万头;年末牛存栏5.2万头,牛出栏1.8万头;年末家禽存栏321.7万只,家禽出栏177.4万只

年末农总动力69.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农用拖拉机3.3万台,比上年下降2.5%;居民生活用电量51039万千瓦时,下降3.7%

 

三、工  业

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其中,中型企业增长13.3%,小型企业增长16.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实现增长,12个行业累计增速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0.6%食品制造业增长37.1%家具制造业增长4197.1%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9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6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0%金属制品业增长98.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增长42.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7.1%,其他制造业增长90.2%

 

2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

单位

  

比上年增长(%

饲料

1708

54.48

食醋

271

-34.04

饮料酒

千升

222574

-4.18

       ◇啤酒

千升

222574

-4.18

中成药



塑料制品

1897

-58.79

硅酸盐水泥熟料

1566442

-9.81

  其中:窑外分解窑水泥熟料

1566442

-9.81

水泥

1906221

6.74

  其中:强度等级42.5水泥(含R型)

1906221

6.74

石灰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56959

-24.57

耐火材料制品



钢结构

8751

10.27

铸铁件

3095

22.82

铸钢件

43530

16.27

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

4083

-2.07

滚动轴承

万套

3385

-19.8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4%;利润总额增长13.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第二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8.2%;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9.2%

全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1.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27亿元,比上年下降26.3%。其中,住宅投资15.22亿元,下降21.5%。房屋施工面积400.13万平方米,增长0.8%。其中,住宅345.31万平方米,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33.53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住宅33.19万平方米,增长16.2%。商品房销售额18.46亿元,增长15%。其中,住宅18.27亿元,增长14.1%

五、国内贸易

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1亿元,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89997万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813127万元下降0.5%;零售业销售额1355063万元,增长7.6%;住宿业营业额21970万元,增长10%;餐饮业营业额254538万元,增长8.8% 

六、对外经济

据商务部门统计,202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0139.3万元。其中,出口总额40040.2万元。

据投资促进中心统计,全年招商引资项目22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91.06万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2万元;引进市外省内资金38.87亿元,增长9.5%引进省外资金84.32亿元,增长9.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00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据交通部门统计,全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584561.6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1.5%;货物运输量2899.79万吨,下降31.8%。旅客周转量249565.07万人公里,下降32.5%;旅客运输量3361.63万人,下降32.7%

据邮电部门统计,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8209.5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4239.8万元,增长6.6%;邮政业务总量13969.7万元,增长18.68%。全社会快递业务量1710万件,增长1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5.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26976户,互联网用户22.5万户。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109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旅游总收入343400万元,增长276%。年末有4A级旅游景区1处,星级酒店4家。

 

八、金  融

据金融部门统计,截止2023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75289万元,比年初增长315480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2537963万元,比年初增长282163万元,同比增长12.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583192万元,比年初增长364311万元,同比增长16.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县共有普通高中5所,招生4760人,在校生14236人,毕业生5170人。普通初中28所,招生8798人,在校生26222人,毕业生8441人。小学59所,招生8035人,在校生50778人,毕业生8726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224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招生928人,在校生396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3人。普通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0089万元,新机制安排资金11578.9万元,全年资助困难学生49121人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据文化、广电和新闻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7万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0%,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县级电视台周播出时间119小时,县级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24小时。

据卫生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厂矿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8个,妇幼保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5027张。其中,乡镇卫生院2236张。卫生技术人员4159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1479人,注册护士179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1176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比例100%

据体育部门统计,全县各类体育场馆4个,全年共举办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50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3年末常住人口56.36万人。其中,城镇化率49.89%;人口出生率7.31;人口死亡率7.82;人口自然增长率-0.51。据公安部门统计,2023年全县户籍人口71.58万人,年末总户数20.22万户。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1元,比上年增长5.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79元,下降0.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31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768元,下降1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7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08元,增长14.2%

据社保、医保部门统计,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6449人,同比增长3.26%,其中参保在岗职工42639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33850人,比上年末增加2079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378人,同比增长4.63%。失业人员再就业1186人,下降22.99%,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409人,下降34.4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53人,全年组织外出人员21.04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5452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6418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1267人。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1053,比上年末增加10811;发放抚恤、优抚资金3561万元,增长7.62%。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床位15张;全县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个,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324个,床位5010全年接受社会捐赠283.3万元全年享受农村低保35583人,减少1649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0540.94万元,减少763.61万元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196人,减少80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63.4万元,减少96.7万元。

 

十二、环境、林业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环保系统人数127人,环境监测人员17人,环境监测站1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6天,工业废气排放量133.6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全年降水量922.5毫米。

全年共造林0.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12万亩。全县参加义务植树34.73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85万株。全县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24万亩。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全年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零死亡。

 

 注: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初步核算主要采用相关指标增速进行推算;最终核实主要根据统计年报、财政决算和有关部门年度财务资料等进行核算,是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3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三次产业结构为11.8:34.1:54.1

3. 公报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能反映与居民当期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不能反映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类价格的变动。目前商品房(资产)价格未纳入CPI统计范畴,CPI分类中居住类价格的变化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反映的:建房和装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砖瓦灰砂石、电料、漆等);房租(公房及私房房租);自有住房(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等);水、电及燃料。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社会保障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外商投资、省外境内资金等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中心;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邮政、电信业务数据分别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宜阳县分公司、联通、移动、电信宜阳分公司;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广播电视台;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抚恤、优抚数据来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森林资源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