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街道15个乡镇1个工矿区办事处、342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70万。基本地形地貌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县、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国家级、省级以上殊荣齐聚于此。
宜阳以一城联通八方。县体育中心、户外运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规划馆、博物馆、游泳馆等相继落成,文化艺术中心、科创中心、市民之家呼之欲出,上百处绿地广场、小游园生机盎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图景。县城距洛阳市区20公里,距洛阳机场25公里,14座大桥横跨洛河,郑西高铁、三洋铁路、焦枝铁路、郑卢高速、新伊高速、渑栾高速穿境而过,红旗大道、李贺大道、滨河北路、滨河南路直达市区,有机融入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
宜阳有百里山水画廊。境内有花果山、锦屏山等名山名峰22座,其中,锦屏山由武则天封名并亲题“锦屏奇观”。持续实施“一带两翼四区一网”国土绿化战略,2.8万亩锦屏山生态园、1.16万亩香鹿山森林公园、1128公顷城市绿地风光旖旎,城区绿化覆盖率45.3%,绿地率39.5%,让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宜阳段建设,65公里洛河溯源清流,8个生态湖景美如画,3条水街各具风情,一座北方山水名城正成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地”。
宜阳富千年人文底蕴。自东周时期置县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召伯听政之处、“诗鬼”李贺故里;有韩国故城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虎头寺石窟等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汉唐洛阳—西安两京故道,孕育诞生了辉煌灿烂的诗词文化、西游文化、驿馆文化。宜阳,连接历史与未来,把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转化为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宜阳集万众共创新篇。今年以来,宜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远景目标,围绕我县“1345”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培育“航空装备、高端轴承、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打造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以“三清两建”强内力,以乡贤返乡提动力,以乡村运营挖潜力,以集镇建设增魅力,以“三变”改革激活力,争创全省、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高品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构建洛阳环都市区重要增长极。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左右。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乘发展之势、融全市大局,奋力在重振洛阳辉煌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以“两个建设、三个改造”为重点,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顺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
高品位打造城市客厅。前进大桥改扩建、红旗大道东延“一桥一路”工程全面收尾投用,市民服务中心“开门迎客”,群众文化中心华丽亮相;提速绿地铂骊酒店建设步伐,着力拉高城市“天际线”;全力实施颐高梦巢智慧岛等项目,扮靓“近悦远来”的城市会客厅,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新建口袋公园26个、社区邻里中心11个、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体育公园各5个,改造老旧小区30个,治理提升背街小巷25条,尽快启动重点片区改造,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实施见鹤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污水处理厂搬迁,新建一批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供热普及率达到88%,实现城镇天然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
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持续开展城市治理“八大专项行动”,在“一言一行”“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等细微处下足“绣花”功夫,为群众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让文明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80%,确保成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开工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完善智慧市政等子系统,促进城市管理创新转型,逐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城市管理插上“智慧翅膀”,让文明宜阳在“云端”绽放。
城市品质内外兼修。谋划实施了“两个建设、三个改造”项目38个、总投资136.3亿元,在全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暨城市提质工作观摩中获环都市区第一。前进大桥改扩建项目春节前通车,标志着我县迈入“高架时代”;红旗大道东延提升了直达市区的通行效率,新伊高速开启了洛阳“二环高速”新时代。市民服务中心、群众文化中心快速推进,即将成为便民亲民乐民的温馨家园和精神港湾。76个老旧小区改造让2910户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25条背街小巷改造让老街区焕发了新光彩。邻里中心、社区体育公园、口袋公园构建出生机盎然的生活共同体,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多样化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城市治理有“智慧”更有温度,引领了城市发展的新风尚,实现了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全覆盖,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复审。
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的思路,突出打造“四型五宜”洛阳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位、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形成11镇5乡的城乡发展框架和“一带四区”的城镇发展格局。
近年来,宜阳县县城改造持续推进,目前,已经建成多层、高层住宅楼342栋453.5万平方米。2013年,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投资58.6亿元实 施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43个,征迁105万平方米、开工172万平方米、竣工64万平方米。郑卢高速宜阳东出口、兴宜大道东延等总投资7.3亿元的“一 桥十路”工程竣工通车,铺设各类管网45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县城商业繁荣发展。实施总投资120亿元、总面积6平方公里中心商务区、1.98平方公里 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面积150万平方米的10大商业综合体“两区十体”建设,红旗大道中心商街、灵山文化旅游区特色商街建成投用,投入运营的6大商业综合 体建成商业面积65万平方米。
县城环境适宜人居。实施总投资10.5亿元、融洛河治理和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滨河公园一至四期工程,2013年 底已经全部完工,形成宜阳灵山至洛阳市区全长25公里、拥有8级橡胶坝、1.1万亩水面、5400亩绿地面积的生态景观长廊。洛河两岸优美环境,拉动了县 城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宜阳县聚焦“航空装备、高端轴承、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兼顾新材料、新能源、文旅融合、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产业,不断构筑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新格局。总面积24平方公里的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道路、保障住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一流,已入驻企业240余家,成为宜阳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航空装备产业横空而出、引领风口。宜阳正高标准建设以智创产业园为龙头、科创产业园为配套的航空航天全闭环产业链,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航空航天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智创产业园占地1033亩,总投资60亿元,建设数字化总装厂房、动力中心车间等50万平方米;科创产业园已经入驻航准精密、航辉新材料、腾华科技、奇山机械等30余家配套企业。到2025年集聚将相关企业6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
高端轴承产业源远流长、禀赋独具。洛阳是我国轴承科技人才的“黄埔军校”,轴承产业的重点城市,是唯一拥有“一校一所一院一厂”的城市。(插入画面:河南科技大学、轴研所、中机十院、洛轴厂)宜阳全面承接洛阳轴承产业的综合优势,建成占地1300亩的轴承产业园,入驻企业40余家,产值约60亿元,从业人数约3500人,形成了高端轴承全产业链园区。
休闲食品产业根深叶茂、活力迸发。宜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耕地面积108万亩,一产产值40亿元;已经初步形成了花生、花椒、特色果蔬、中药材、烟叶、生猪六大主导产业(花生21万亩、花椒12万亩、特色果蔬16万亩、道地中药材9万亩、优质烟叶6万亩、生猪28万头。)休闲食品产业是宜阳重点培育壮大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食品产业园规划占地2566亩,已入驻青岛啤酒、源氏食品、大张食品、雪龙食品等食品加工及相关链条企业18家,产品涵盖啤酒、饮料、休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食品包装、冷链物流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宜阳始终秉承“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招商理念,持续营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32条意见,明确了“新兴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奖励、企业挂牌上市、高端人才引进”等16项扶持政策,推行了招商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青睐。宜阳,已经成为近悦远来、投资兴业的沃土。
开放的宜阳欢迎您!
宜阳县旅游资源丰富,山水古迹众多。近年来,宜阳县大力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资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三山一寺一水一名人”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三山:花果山、香鹿山、锦屏山;一寺:灵山寺;一水:洛河;一名人:李贺故里)。
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3A级旅游景区2家(灵山风景区和花果山景区),旅行社服务网点7家,银盘子旅游餐馆2家,铜盘子旅游餐馆2家,农家乐4家,游客服务中心1处,信息咨询3处,年票代售点5处。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社会宾馆10家,星级旅游饭店1家,拥有客房2000多间,床位近4000张,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2013年,共接待县内外游客275.26万人次,创综合经济效益3.22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5%和21.6%;游客投诉率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灵山风景区 花果山主峰
福昌阁 花果山红叶
虎头寺石窟 花果山水帘洞
灵山庙会
花果山风景区位于古都洛阳西89km的宜阳县穆册乡境内,总面积4810公顷,主峰海拔1831.8m。森林覆盖率达87.4%,年平均气温14.4度,夏季最高气温26度,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奇峰林立,怪石密布,飞瀑高悬、烟云浩渺,兼有黄山之奇、峨嵋之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花果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文化底蕴丰厚、西游文化色彩浓郁。专家考证,宜阳花果山即吴承恩笔下《西游记》的创作原型。历代文人墨客刘禹锡、白居易、李贺、唐伯虎、韩愈等多有吟诵花果山诗篇传世。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条件基本具备,前来花果山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年接待量在30万人次以上。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旅游景区”、“洛阳市十佳旅游景区”、国家3A级景区。
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城区,2002年11月开始实施,历时7年建设6期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两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建护林房5处,埋设输水管道4.8公里,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是目前我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2010年12月,香鹿山森林公园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南,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500米,属断裂突起的石灰岩质地壳外貌。山势紧贴县城,拔地而起,高耸峻峭,陡如直立,蔚为壮观,是宜阳城的天然屏障,也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锦屏山自东向西一字排列的十二个山峰,俨若十二幅锦锻条屏,凌空垂挂,峻美壮观。唐女皇武则天赐名“锦屏”,并亲笔题写“锦屏奇观”。2013年,宜阳县投资5096万元对锦屏山实施地质修复,建设锦屏山地质公园。主要建设生态修复区、生态休闲区、文化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五大功能区。目前,山体绿化、危岩清除、便民休闲等项目正在实施。项目建成后,将改变锦屏山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打造一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公共休闲场所。
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城西7公里处的洛河南岸,距古都洛阳40公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风景区处在安虎路旅游干线上,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3公里,西距西游文化圣地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景区依山临水,融山、林、水、寺、泉为一体,交通便利,优势明显。2009年,宜阳县开始对灵山风景区进行总体开发,开发突出文化、生态、水系、区位四大要素,由灵山主景区、莲花公园、灵山养生村、灵枫仙麓和洛神文化产业园凤凰城等板块组成,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面积26平方公里,全部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开发建设。风景区共开建项目76项,2010年初开工建设,2014年全部工程完工。
灵山寺
香鹿山生态园
莲花公园
滨河公园
宜阳县洛河县城段综合整治项目(滨河公园),总投资10.5亿元,共分为四期工程,西起灵山陈宅河口、东与洛阳市高新区相接,全长25公里。2009年9月开始建设,截至2013年底,四期工程基本完工,滨河公园沿河风光带初步建成,形成了灵山至洛阳市区25公里长、拥有8级橡胶坝、1.1万亩水系、5400亩绿地,两岸总长45公里的滨河游园与市区洛浦公园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一道亮丽的洛河景观带。
宜阳县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宜阳县三乡乡至今还保留了李贺纪念碑等文物古迹。为了发扬保护李贺文化,在三乡镇建设了汉唐文化主题公园。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2300亩。主要建设李贺广场及李贺纪念馆、广场雕塑大型李贺全身像等10项重点工程。目前,一期工程景区大门、李贺广场、李贺纪念馆、大成宝殿、汉光武庙修复、玉皇大帝庙、窑洞式菩萨院等工程已完工,现已开门迎宾中。二期工程将对景区内所有道路进行重新修整、绿化,规划修建丝绸之路三乡驿站、五大僧房、赤眉军献玺台等建筑,后续建设现正在紧张施工中。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将进酒
琉璃鍾,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 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 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
生产总值 人口 就业 粮食产量 国内贸易 工业和建筑业 人民生活 对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