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工矿区办事处、353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基本地形地貌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县、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县等国家级、省级以上殊荣齐聚于此。
宜阳以一城联通八方。县体育中心、户外运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规划馆、博物馆、游泳馆等相继落成,文化艺术中心、科创中心、市民之家呼之欲出,上百处绿地广场、小游园生机盎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图景。县城距洛阳市区20公里,距洛阳机场25公里,11座大桥横跨洛河,郑西高铁、三洋铁路、焦枝铁路、郑卢高速、新伊高速、渑栾高速穿境而过,红旗大道、李贺大道、滨河北路、滨河南路直达市区,有机融入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
宜阳有百里山水画廊。境内有花果山、锦屏山等名山名峰22座,其中,锦屏山由武则天封名并亲题“锦屏奇观”。持续实施“一带两翼四区一网”国土绿化战略,2.5万亩锦屏山生态园、2.18万亩香鹿山森林公园、900公顷城市绿地风光旖旎,城区绿化覆盖率42.9%,绿地率38.9%,让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宜阳段建设,65公里洛河溯源清流,7个生态湖景美如画,3条水街各具风情,一座北方山水名城正成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地”。
宜阳富千年人文底蕴。自东周时期置县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召伯听政之处、“诗鬼”李贺故里;有韩国故城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虎头寺石窟等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汉唐洛阳—西安两京故道,孕育诞生了辉煌灿烂的诗词文化、西游文化、驿馆文化。宜阳,连接历史与未来,把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转化为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宜阳集万众共创新篇。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稳步增长。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远景目标,围绕我县“1345”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培育“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以“三清两建”强内力,以乡贤返乡提动力,以乡村运营挖潜力,以集镇建设增魅力,以“三变”改革激活力,争创全省、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高品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构建洛阳环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乘发展之势、融全市大局,奋力在重振洛阳辉煌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宜阳(因地处境内西部宜水之阳而得名)战国时置县,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地处洛阳市西南部,东与高新区、洛龙区亲和,西与洛宁县相连,东南与伊川、嵩县接壤,北与新安、义马、渑池为邻。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1镇5乡1个工矿区办事处、1个正县级产业集聚区,353个行政村,总人口69.5万。县城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基本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宜阳县是中国西游文化之乡、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环卫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先进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连续五年获得河南省农建工作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
宜阳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自身有四大独特优势:
一是人文优势。宜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曾是西周召伯听政之处,东周时期毛国、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李贺故里。境内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有“名山、名泉、名树、名寺”之称,花果山是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西游文化之乡”,锦屏山由武则天封名并亲题“锦屏奇观”。
灵山风景区 李贺文化广场
花果山景区 召伯听政处
二是区位优势。与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洛龙区零距离亲合,县城中心距市区中心20公里,距洛阳机场25公里,是洛阳市“一心两区多点”城镇总体布局中城市组团区之一,处于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
三是交通优势。境内铁路、高速、快速、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连接国家骨干铁路的洛宜铁路支线直达县城中心,郑卢高速公路横亘宜阳北部,两条临河快速公路直通洛阳市区,省道“两纵两横”(两纵:郑卢路、安虎线;两横:八官线、南车线)贯通东西南北,形成了“两纵五横”2280公里的立体城乡路网框架。
洛宜快速通道 同力大桥
前进大桥
四是资源优势。宜阳共有各类矿产35种,矿产地85处,其中煤炭探明储量4.2亿吨、石灰岩6.5亿吨、铝矾土780万吨、硅石1755万吨。
宜阳曾是以军工企业和河南省化肥企业、煤炭企业著称的传统工业县,也是以粮食、烟叶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提出了产业立县、工业兴县、科教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五大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产城一体化、洛宜一体化“五化进程”,强力实施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民生经济“五轮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生物、电子电器、能源化工、信息软件、新材料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和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蔬菜花卉、油料作物、黑色杂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抓住国家粮食核心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实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两大突破”,县域综合实力由2008年全省第97位上升到2012年全省第46位。
黄河同力 前进化工
产业集聚区一角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人口69.5万。目前,宜阳下辖城关镇、锦屏镇、白杨 镇、香鹿山镇、柳泉镇、韩城镇、三乡镇、张坞镇、莲庄镇、樊村镇、赵保镇等11镇和董王庄乡、上观乡、花果山乡、盐镇乡、高村乡5乡和1个工矿区办事 处,353个行政村,有汉、蒙古、回、满、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傣、土、侗、白、土家等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
1、城关镇:位于宜阳县城中心,镇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卫生乡镇,洛阳市文明乡镇。全镇辖解放路、红旗路、西街、沈屯、水磨头、白庙6个居委会43个居民组,辖区户籍人口6万余人。
2、锦屏镇:位于宜阳县城郊,全镇辖23个行政村、198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5万人。矿藏资源丰富,年产原煤100万吨、石英砂100万吨,形成了“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辖区内有被誉为白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刹灵山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寺。
3、香鹿山镇:位于宜阳县东北部,总面积127平方公里,东接洛阳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辖31个行政村、303个村民组、45个基层党支部,总人口62042人。宜阳县产业集聚区、香鹿山生态园在该镇境内,为河南省百强乡镇。
4、柳泉镇:位于县城西15公里,总面积99.1平方公里,全镇辖29个行政村、306个村民组、5.6万人,为宜阳县工业重镇之一,形成了以电力、化工、建材为龙头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是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5、三乡镇:位于宜阳县最西部,距县城45公里,属半山半川区农业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2万人。三乡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是我县优质沙兰杨生产基地,该乡的九都大蒜、昌谷大枣闻名省内外。
6、白杨镇:位于宜阳县东南部,解放初期曾为宜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9.2平方公里,人口4.8万。白杨镇商贸繁荣,为宜阳县南部地区第一大镇,化工生产、煤炭开采为其支柱产业。
7、高村乡:位于宜阳县西北,属浅山丘陵地貌。全乡辖39个行政村、4.8万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烟叶产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有“中原植烟第一乡”之称。该乡裕华公司生产的黑杂粮享誉省内外,黑色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
8、盐镇乡:位于宜阳县西北部,为宜阳、新安、渑池、义马三县一市结合部,距宜阳县城33公里。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7.1万人。烟叶为该乡支柱产业,是豫西地区小杂粮集散地。
9、樊村镇:位于宜阳县东南丘陵山区,距县城10公里,面积58.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2万人。因明代樊姓从黄河北迁此定居而得名。该乡煤炭资源丰富。
10、莲庄镇:位于宜阳县西部,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4万人,曾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的故里。镇政府所在地莲庄村因村南有莲花山而得名。河南省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位于该乡境内。该镇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大、销路好。
11、韩城镇:位于宜阳城西25公里处,因战国时期韩国两次迁都于此而得名。全镇辖25个行政村,人口4.4万人,其中回民660余人,总面积85平方公里。是豫西地区的商贸重镇,曾是全国206个重点农贸市场之一。韩城牛肉、烧鸡、羊肉汤享誉周边县市。
12、张坞镇:位于宜阳县城西40公里处,面积11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人口3.8万人。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仰韶文化遗址和龙潭寺、七峪庙、七峪瀑等著名景观。该镇铁资源、水利资源丰富。
13、赵保镇:位于宜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区,辖23个行政村、3.1万人,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是豫西老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老区“红赵保”名扬省内外。
14、花果山乡:位于宜阳县城西南的深山区,距县城60余公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416人,为洛阳市烟叶生产专业乡。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该乡境内,花果山山野菜属纯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享誉省内外。
15、董王庄乡:位于宜阳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是宜阳县的“南大门”,总面积74.5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烟叶种植、畜牧养殖为优势产业。
16、上观乡:位于宜阳县西南37公里处的深山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6679人。该乡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业,烟叶和花生产量人均居全县首位。
17、工矿区办事处:成立于2005年10月,是宜阳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行政单位。辖东矿居委会、李沟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即前进公司社区)3个居委会,常住居民19800余人。
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的思路,突出打造“四型五宜”洛阳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位、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形成11镇5乡的城乡发展框架和“一带四区”的城镇发展格局。
近年来,宜阳县县城改造持续推进,目前,已经建成多层、高层住宅楼342栋453.5万平方米。2013年,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投资58.6亿元实 施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43个,征迁105万平方米、开工172万平方米、竣工64万平方米。郑卢高速宜阳东出口、兴宜大道东延等总投资7.3亿元的“一 桥十路”工程竣工通车,铺设各类管网45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县城商业繁荣发展。实施总投资120亿元、总面积6平方公里中心商务区、1.98平方公里 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面积150万平方米的10大商业综合体“两区十体”建设,红旗大道中心商街、灵山文化旅游区特色商街建成投用,投入运营的6大商业综合 体建成商业面积65万平方米。
县城环境适宜人居。实施总投资10.5亿元、融洛河治理和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滨河公园一至四期工程,2013年 底已经全部完工,形成宜阳灵山至洛阳市区全长25公里、拥有8级橡胶坝、1.1万亩水面、5400亩绿地面积的生态景观长廊。洛河两岸优美环境,拉动了县 城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宜阳县围绕城镇经济发展,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盘活各种资源,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强力实施中心商务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4亿元,增长8.8%。
宜阳县特色商业区在县城老城区中心地带,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宜阳特色商业区规划(2013—2020年)通过省政府批复。目前,红旗大道中心商街、灵山文化旅游区特色商街建成投用。
宜阳县中心商务区涵盖包括世纪广场商贸城、百姓商城、国中购物广场、菲英特购物中心、新都汇商业步行街、锦华购物中心、光影商贸城、向荣市场改造项目、迪尼斯欢乐城、顾家欧亚达商贸城等十大商业综合体。截至2103年底,以大张盛德美为代表的“两区十体”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商业面积8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65万平方米。
世纪广场商贸城,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3.5万平方米、住宅面积6.5万平方米。1层至4层16个经营交易区设置商业铺位近700个,涵盖日用百货、食品、珠宝、家电等,5层为奥斯卡娱乐城。该商贸城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从业人员1500余人,已成为县城综合商业购物中心。
锦花商贸中心,总投资1.8亿元,商业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经于2014年8月建成投用,成为豫西地区县级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现代时尚的商业综合体。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达到1.5亿元,实现税收900万元,吸纳就业2000人。
百姓商贸城,总投资6000万元,商业面积2.7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3年4月建成投用,集百货、休闲、购物、美食、住宿、办公等为一体。商贸城从业人员1000余人。
国中购物广场,总投资1亿元,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已投用,购物广场从业人员200余人。
菲英特购物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商业面积8000平方米,已投用,购物中心从业人员160人。
新都汇商业步行街,总投资750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为室外休闲步行街、室内商业、酒店式公寓三部分,是集购物、休闲、娱乐、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大型商住综合体,目前正在建设。
光影商贸城,总投资3800万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为2214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招商。投入运行后年销售额将达到600万元,实现税收36万元,吸纳就业100余人。
向荣市场改造项目,总投资1.74亿,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1.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项目投用后,年销售额将达到6000万元,实现税收350万元,吸纳就业500余人。
迪尼斯欢乐城,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17.7万平方米,住宅面积15.1万平方米,欢乐城面积18.1万平方米,将引进大乐发、君悦假日等知名品牌入驻。目前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00万,带动1万人就业。
顾家欧亚达商贸城,总投资4亿,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建成后将进驻国际国内品牌800个以上,成为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品牌家居建材,年销售额3.5亿元,用工人数2000人以上。
宜阳县商业的不断繁荣,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的需求。繁华喧闹处,宜阳县城时尚感增强,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宜阳县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宜阳县以“发展体 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出发点,狠抓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举办体育运动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不断完善农村体育基 础设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现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1座,运动体校2所。2013年, 成功举办了大型运动会4次,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1次,举办中小型体育赛事20余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区创建活动,红旗路社区已被省体育局正式批准为全 省40个“全民健身示范区”创建试点之一。
宜阳县着力于提高全县人民的科技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工作的投入,全县科技工作稳步发展。新品种、 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共开发新品种3项,分别是安元花生、猪皮柿子、巴马香猪;新技术3项,分别是“家祥”大蜜桃栽培技 术、鲜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共建立了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项目申报成效显著。向省科技厅申报各 类项目8个,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3个,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个。目前,河南一博板业有限公司与宜阳县恒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已获批市级研发中心,超拓实业 有限公司已获批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孵化平台、产学研协商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中 心。以洛阳超拓实业有限公司、洛阳华陵镁业有限公司、洛阳博普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洛阳一博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6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与河南科技大学 联合在超拓实业有限公司建立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高分子材料产学研基地,联合研发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完成专利申请量93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
宜阳县旅游资源丰富,山水古迹众多。近年来,宜阳县大力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资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三山一寺一水一名人”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三山:花果山、香鹿山、锦屏山;一寺:灵山寺;一水:洛河;一名人:李贺故里)。
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3A级旅游景区2家(灵山风景区和花果山景区),旅行社服务网点7家,银盘子旅游餐馆2家,铜盘子旅游餐馆2家,农家乐4家,游客服务中心1处,信息咨询3处,年票代售点5处。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社会宾馆10家,星级旅游饭店1家,拥有客房2000多间,床位近4000张,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2013年,共接待县内外游客275.26万人次,创综合经济效益3.22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5%和21.6%;游客投诉率在0.5‰以下,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灵山风景区 花果山主峰
福昌阁 花果山红叶
虎头寺石窟 花果山水帘洞
灵山庙会
花果山风景区位于古都洛阳西89km的宜阳县穆册乡境内,总面积4810公顷,主峰海拔1831.8m。森林覆盖率达87.4%,年平均气温14.4度,夏季最高气温26度,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奇峰林立,怪石密布,飞瀑高悬、烟云浩渺,兼有黄山之奇、峨嵋之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花果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文化底蕴丰厚、西游文化色彩浓郁。专家考证,宜阳花果山即吴承恩笔下《西游记》的创作原型。历代文人墨客刘禹锡、白居易、李贺、唐伯虎、韩愈等多有吟诵花果山诗篇传世。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条件基本具备,前来花果山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年接待量在30万人次以上。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旅游景区”、“洛阳市十佳旅游景区”、国家3A级景区。
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城区,2002年11月开始实施,历时7年建设6期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两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建护林房5处,埋设输水管道4.8公里,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是目前我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2010年12月,香鹿山森林公园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南,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500米,属断裂突起的石灰岩质地壳外貌。山势紧贴县城,拔地而起,高耸峻峭,陡如直立,蔚为壮观,是宜阳城的天然屏障,也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锦屏山自东向西一字排列的十二个山峰,俨若十二幅锦锻条屏,凌空垂挂,峻美壮观。唐女皇武则天赐名“锦屏”,并亲笔题写“锦屏奇观”。2013年,宜阳县投资5096万元对锦屏山实施地质修复,建设锦屏山地质公园。主要建设生态修复区、生态休闲区、文化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五大功能区。目前,山体绿化、危岩清除、便民休闲等项目正在实施。项目建成后,将改变锦屏山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打造一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公共休闲场所。
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城西7公里处的洛河南岸,距古都洛阳40公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风景区处在安虎路旅游干线上,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3公里,西距西游文化圣地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景区依山临水,融山、林、水、寺、泉为一体,交通便利,优势明显。2009年,宜阳县开始对灵山风景区进行总体开发,开发突出文化、生态、水系、区位四大要素,由灵山主景区、莲花公园、灵山养生村、灵枫仙麓和洛神文化产业园凤凰城等板块组成,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面积26平方公里,全部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开发建设。风景区共开建项目76项,2010年初开工建设,2014年全部工程完工。
灵山寺
香鹿山生态园
莲花公园
滨河公园
宜阳县洛河县城段综合整治项目(滨河公园),总投资10.5亿元,共分为四期工程,西起灵山陈宅河口、东与洛阳市高新区相接,全长25公里。2009年9月开始建设,截至2013年底,四期工程基本完工,滨河公园沿河风光带初步建成,形成了灵山至洛阳市区25公里长、拥有8级橡胶坝、1.1万亩水系、5400亩绿地,两岸总长45公里的滨河游园与市区洛浦公园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一道亮丽的洛河景观带。
宜阳县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宜阳县三乡乡至今还保留了李贺纪念碑等文物古迹。为了发扬保护李贺文化,在三乡镇建设了汉唐文化主题公园。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2300亩。主要建设李贺广场及李贺纪念馆、广场雕塑大型李贺全身像等10项重点工程。目前,一期工程景区大门、李贺广场、李贺纪念馆、大成宝殿、汉光武庙修复、玉皇大帝庙、窑洞式菩萨院等工程已完工,现已开门迎宾中。二期工程将对景区内所有道路进行重新修整、绿化,规划修建丝绸之路三乡驿站、五大僧房、赤眉军献玺台等建筑,后续建设现正在紧张施工中。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将进酒
琉璃鍾,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 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 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
生产总值 人口 就业 粮食产量 国内贸易 工业和建筑业 人民生活 对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