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5-01-09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19日在宜阳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  长    黄晓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宜阳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圆满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过去五年成为宜阳历史上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五年。
  ——五年的顽强拼搏,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全县生产总值由57.1亿元增加到154.2亿元,年均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5.2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年均增长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6568万元增加到50668万元,年均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2亿元增加到47.8亿元,年均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373元增加到15531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82元增加到5348元,年均增长13.2%。先后荣获中国西游文化之乡、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等诸多荣誉,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园林县城顺利通过复审。
  ——五年的奋力攻坚,工业经济显著增强。新上黄河同力二期、轴承产业园等331个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由18亿元增加到167.3亿元,年均增长5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9.6亿元增加到51.8亿元,年均增长26.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8.7%提高到61.3%。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由7家增加到17家,营业收入、增加值、税金由87.7亿元、23.2亿元、3.4亿元分别增加到215亿元、65亿元和6.8亿元,年均增长20%、23%和15%。
  ——五年的大力招商,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开放领域,2007年以来共引进项目424个,到位资金104亿元,荣获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五年累计投资92.5亿元,建成“八横十三纵”的路网体系,通车里程达到65公里,铺设各类管网187公里,入驻企业129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亿元,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6%。产业集聚区从起步建设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跻身河南省10个先进产业集聚区行列。
  ——五年的拓展提升,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科学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369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五年来,在实施老城区改造、北城区开发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宜东新区开发,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拓展到27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布局更为合理。累计投资87亿元,实施矿口路、滨河路、纬一路、同力大道等198个项目,新增城区道路67.8公里,铺设管网160公里,完成拆迁120万平方米、开工207万平方米,建成28个新型住宅小区、55栋高层建筑,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实施阳光水岸开发,建成了3级橡胶坝、6公里长3680亩的水系景观;加快灵山景区开发,华严宝殿、寺院大门、钟鼓楼等16项工程完工。城区环境更加宜居,对外形象明显提升。洛宜快速通道在全市5条快速通道中率先通车,八官线洛河大桥、花果山洛河大桥等项目竣工通车,同力洛河大桥、锦龙洛河大桥加紧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由1338公里增加到2223公里,新增885公里。累计投资4.5亿元,实施农村电网、移动基站等项目建设,供电、通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五年的调整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在35万吨。现代烟草农业加快推进,成为“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新上雨润集团福润公司、华泰牧业、广东万禾等11个总投资22亿元的项目,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五年累计造林22万亩,荣获“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称号。实施香鹿山四期、五期、六期绿化,总面积达到2.2万亩,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9座,小流域治理80平方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8万亩,解决了1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农业战线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五年累计脱贫4.6万人,建设搬迁新村20个,整村推进扶贫81个村。新建改造社区服务中心239个,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684公里,建成文体广场130个。
  ——五年的财富积聚,保障发展能力更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继突破3亿元、4亿元和5亿元,由26568万元增加到50668万元,年均增长18.6%;税收收入由1.29亿元增加到3.6亿元,年均增长23%,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59.7%提高到70.2%。五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4.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发展。财政支出由2006年的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2亿元,年均增长26.5%,累计支出61.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由29亿元、10.2亿元分别增加到64亿元、25亿元,年均增长17%和19.6%。
  ——五年的持续投入,群众生活显著改善。连续五年办理福民实事70项,投入资金36亿元,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五大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2380万元。引进社会资金8.3亿元,新建5所民办学校,社会办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双语学校、红旗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十一”项目顺利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累计实现就业4.4万人,年均就业8779人。实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累计发放资金1.7亿元。积极实施安居工程,建成幸宜小区、锦屏小区等保障性住房3900套31万平方米。
  ——五年的和谐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土地管理日趋规范。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大平安建设力度,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防、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科技、档案、史志、计生、气象、人防、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年的持续建设,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以“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活动为载体,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五五”普法通过验收,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满意率达到98%。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宜阳发展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最好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宜阳的美誉度、知名度和竞争力提升最快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最根本的路径是科学发展。我们把宜阳实际与上级政策相结合,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过去的五年,最坚定的思路是“三化”协调。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过去的五年,最强劲的动力是开放带动。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促使宜阳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过去的五年,最可喜的成果是民生改善。从群众最关心的养老、上学、就医、就业、住房等难点问题入手,为广大群众办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事情,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过去的五年,最浓厚的氛围是重实重干。充分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加压力、勇争一流”的宜阳精神,全县上下呈现出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大好局面。
  回顾这浓墨重彩的五年,我们为宜阳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骄傲,为全县人民创造的辉煌业绩而自豪!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宜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宜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五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经济总量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改善民生与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经济发展环境优势还不够明显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二、未来五年,宜阳发展面临着新挑战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福民强县的关键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的攻坚期。我们面临着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洛阳市全力实施福民强市战略的大好机遇;立足宜阳,我们还拥有历年来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福民强县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洛阳市“五组团”发展中当先锋、做表率、有更大担当。
  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
  ——县域综合实力要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分别达到270亿元和34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突破10亿元。
  ——科学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人民群众生活要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分别达到25000元和8600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品位、更有幸福感。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更加宜居宜业的新宜阳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2年,要努力开创宜阳发展新局面

  2012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成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工作的总基调是:统筹兼顾,持续提升,“三化”协调发展做示范,“六加一攻坚战”走在前。
  总目标是:①争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50名;②“六加一攻坚战”进入全市上游水平;③十大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市定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总路径是:“六个加快推进,一个保障”。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旅游服务业进程、加快推进机制转换进程和加快推进民生改善进程;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为总保障。
  实施10大重点工程:
  1.投资20亿元的西庄洛铜工业园一期
  2.投资15亿元的食品生物医药园
  3.投资10.7亿元的轴承产业园二期
  4.投资10.2亿元的深圳电子电器科技园
  5.投资2亿元的河洛明珠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
  6.投资7亿元的香鹿山生态城一期
  7.投资6.9亿元的滨河公园三期、四期
  8.投资30亿元的文兴•水尚城大型社区一期
  9.投资1.5亿元的宜宾大道(郑卢高速宜阳东出口连接线)
  10.投资3亿元的华富商学院
  实施10大福民实事:
  1.实施惠民工程。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优质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惠农政策。
  2.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再就业3000人、公益岗位400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完成技能培训1.5万人次。
  3.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搞好华富商学院、儿童世界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
  4.实施医疗保障工程。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新农合报销封顶线提高至15万元。加快新区医院建设进度,实施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
  5.实施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万人以上,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完善城乡低保及五保供养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6.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2.3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464套18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660套6万平方米、廉租房400套2万平方米、公租房600套3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住房804套7万平方米。
  7.实施便民工程。投资8.7亿元实施“1122”工程,新建10条道路,升级改造10条道路,建成2座洛河大桥,完成2个市民广场改造。投资5亿元,铺设供热管网26公里、燃气管道25公里,新建换热站21座,力争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
  8.实施城区改造工程。投资26.4亿元实施“1150”工程,抓好10个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搞好10个精品社区建设,新开工高层建筑50栋,完成拆迁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65万平方米。
  9.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50个试点村,重点实施牌窑、官庄、铁炉、后庄、白庙、灵山等6个新型农村社区。搬迁扶贫300户1200人,硬化通组通户道路200公里。
  10.实施平安宜阳创建工程。启动110应急联动服务,及时高效办理群众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提高工业支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扩张工业总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一是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培育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强化措施,加快推进,促使东瑞彩钢、深圳海斯迪锂电池等56个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搞好前期服务,开工建设轴承产业园二期、深圳电子电器科技园等25个项目。二是提升产业集聚水平。突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实施项目21个,新增通车里程16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新建1座110千伏变电站。加快三乡、柳泉、莲庄、白杨等4个乡镇专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一园一品”、“一区一业”的格局。牢固树立经营理念,盘活集聚区资源,提升集聚区的综合实力,确保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三是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新上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开展“大招商”活动。紧盯国内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闽东南等重点区域,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拓宽招商领域。在农业方面注重引进食品加工、畜牧养殖、花卉苗木等产业化项目,在城建方面注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管理等项目,在社会事业方面注重引进教育、卫生、养老等项目。提高引资成效。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从严考核、从严问责,切实提高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四是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着力培育义络煤业、前进化工等20家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力争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二)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着力夯实“三化”协调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继续实施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一是积极调优农业结构。搞好土地流转8万亩。重点实施20万亩花生、8万亩烟叶、5万亩小杂粮、2万亩连片黑色作物、1.2万亩蔬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董大牧业、万禾牧业、华泰牧业等11个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打造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河南省肉牛养殖大县。二是持续发展生态造林。新发展核桃种植1.4万亩,使其总面积达到6万亩;搞好黄河同力东山2000亩、锦屏山地质公园1500亩荒山绿化等项目。全县生态造林5.9万亩。三是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涉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和监管,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陡沟、张延等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宜洛南渠、寻村渠修复改造。解决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按照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三级推进”的思路,加快县城内涵式发展、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宜东新区开发。投资9890万元,新建一座万吨供水厂和一座2万吨污水处理厂。加快就业服务中心、卫生监督中心等8个项目建设进度。搞好文兴•水尚城大型社区、环岛花园和大世界福建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持续推进城区升级改造。实施“1150”工程,抓好西街、白庙、段村等10个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搞好国花园、万嘉花园等10个精品社区建设,新开工高层建筑50栋。实施“1122”工程,新建经六路、经九路等10条道路,升级改造骏马大道、锦龙大道等10条道路,确保同力洛河大桥、锦龙洛河大桥按期竣工通车,搞好锦屏文化广场和红旗广场改造。三是持续加快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好三乡、莲庄等8个中心镇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极具活力的小城镇。按照先行先试、率先垂范的原则,重点实施牌窑、铁炉等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花果山乡推进整村合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四是持续加快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实施洛陕线牌窑至龙王段、石陵至新安县段、西小河至灵山段等道路改扩建。投资5000万元,实施寻村至柳泉19公里电力线路改建和高村35千伏输变电等项目建设。
  (四)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着力增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生态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带动三产经济发展。一是抓好生态旅游业发展。强化跟踪服务,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开工建设香鹿山生态旅游产业园。搞好矿山治理及周边地域综合开发规划,抓紧开工建设锦屏山地质公园。用好“中国西游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加大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将花果山打造成为国家4A级景区。加快灵山寺院景区和莲花公园的22个项目进度,力争“五一”开门迎宾。加快阳光水岸“东进西延”工程进度,力争6月底以前全部完工,形成全线25公里长的水系景观长廊。建设三乡汉唐文化主题公园,重点实施李贺纪念馆、三乡驿站等9大工程。二是抓好文化产业发展。结合韩城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对福昌阁进行修复,规划融隋唐建筑、庙会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完成苏羊遗址、汉光武庙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升级工作。三是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尽快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城区重点商业市场建设,实施向荣市场、锦花市场改造,努力引进更多的商贸品牌企业。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仓储运输、产品包装等生产性服务业,健全信息服务、农资配送、农技应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改革改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改制成果,开展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回头看”活动。对尚未完成改制的6家企事业单位,分类实施,加快推进,尽快改制到位。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土地。规范项目用地审批,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依法处置违法违规占地,多策并举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三是积极破解融资难题。加大财税征管力度,持续推进财税精细化管理。强化重点企业监控,着力培育骨干税源。创新财税征管方式,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努力提高税收质量。定期组织银企洽谈活动,规范投融资担保机构管理,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四是积极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搞好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营。开工建设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五是积极抓好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安全宜阳创建活动,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校车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食品用药安全。加强社会管理,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启动110应急联动服务,积极办理群众诉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六)加快改善群众生活,着力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中精力、财力办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福民实事。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实施“一保三放开”战略,多渠道扶持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加快拥有1000张床位的新区医院建设进度,力争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人民医院。实施县中医院改扩建,确保床位达到500—700张。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全面实施技能振兴工程,认真落实自主创业和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四是加快发展各项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持续开展双拥共建,支持驻宜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统计、审计、科技、档案、史志等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最佳发展环境

  2012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下基层、转作风、提效能”作风转变年。全县上下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务实政府、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建设高效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努力形成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实施“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服务”,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建设务实政府。始终把群众的事情、企业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来办,全心全力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强化政务督查,完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跟踪落实机制,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工作有人落实、责任有人承担,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建设阳光政府。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论证等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从严执行干部作风“十条禁令”,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成果丰硕;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70万宜阳人民的重托。让我们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团结奋进,重实重干,共同开创宜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