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15-02-06来源: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25628元,增长18.3%。三次产业结构为17.2:50.9:31.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 别     指 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9
    食品         112.2 
       粮食                 110.8
       肉禽及其制品         125.3
       蛋                   118.2
       鲜菜                 101.3
   烟酒及用品               97.3
   衣着                     99.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5.8
   交通和通信               98.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8
   居住                     105.1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96359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529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0人,其中“ 4050 ”人员再就业43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7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4.2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7万亩,增长0.4%;烟叶种植面积12.8万亩,增长4.7%;油料种植面积27.4万亩,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16.8万亩,下降1.8%。
  全年粮食产量346383吨,比上年下降1.7%;小麦产量155132吨,减产1.7%;油料产量79675吨,增长1.8%。肉类总产量44790吨,增长15.5%;禽蛋产量17158吨,增长2.4%;牛奶产量6568吨,增长0.4%。

表2: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
    粮食      346383          -1.7
      夏粮    155132          -1.7
      秋粮    191251          -1.7
    棉花      667             -1.6
    油料      79675            1.8
      花生    65629            3.0
    烤烟      21178            5.2
    蔬菜      529064           4.1
    水果      77337            1.4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农用拖拉机3.6万台,增长2.8%;农用运输车0.8万辆,下降11.1%;农村用电量26177万千瓦小时,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67169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8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增速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27.2%,重工业增长30.4%。全年累计产品销售率99.4%,增长4.2%。
  规模以上工业26个大类中,有18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 8个行业生产下降。分行业情况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    13.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1.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0.9%,食品制造业增长19.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2.5%,家具制造业增长53.1%,造纸及制品业增长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7%,塑料制品业增长1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9.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4.0%,金属制品业增长147.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9.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4.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30.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5.4%,医药制造业下降7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9%。
  在工业产品产量中,各种产品的产量较上年同期有升有降。

表3: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90.68     2.0
   精甲醇             万吨      2.4      178.5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3.1      -58.7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  万吨      13.63     223.1
   炸药              万吨      6.2      53.4
   水泥熟料            万吨      340.5     133.4
   水泥              万吨      360.3     72.3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5432     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7%,增速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2.9亿元,增长51.0%,增速提高个43.6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48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城镇投资167.3亿元,增长27.3%;农户投资5.3亿元,增长9.1%。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2亿元,民间投资153.0亿元;第一产业投资16.9亿元,增长17.4%;第二产业投资85.5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64.9亿元,增长36.6%。

表4:2011年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  业            投资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1673227         27.3
    农林牧渔业           169520          17.4
    工业              854597               33.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7105               132.9
    批发和零售           16535               -23.8
    住宿和餐饮                 3500                -73.4
    房地产业                   315120               87.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60940               18.9
    教育                       24235               -36.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21076          44.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928           3.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8384          23.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住宅投资186994万元,增长82.8%。房屋施工面积199.3万平方米,增长7.6%,其中,住宅159.5万平方米,下降0.9%。房屋竣工面积71.7万平方米,下降0.4%,其中,住宅66.1万平方米,下降37.7%。商品房销售面积82.4万平方米,增长47.3%,其中,住宅73.1平方米,增长37.9%。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305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816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3亿元,增长1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5元,增长3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额4.2亿元,增长11.2%;零售业零售额34.9亿元,增长20.0%;住宿业零售额0.4亿元,增长39.8%;餐饮业零售额8.2亿元,增长12.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5个销售大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增长2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0%,化妆品类销售额增长53.0%,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增长55.6%,日用品类销售额增长106.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2%,家具类增长56.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销售额下降24.0%。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18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出口总额1180.5万美元,增长57.3%;进口总额1.4万美元,增长10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29万美元,增长192.6%。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资金116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08.3%,实际利用外资4838.5万美元,同比增长116.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81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周转量403005万吨公里,增长28.7%,完成旅客周转量234432万人公里,增长19.9%。

表5: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吨     2005      28.7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403005     28.7
  旅客运输量    万人      3168      19.9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234432     19.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436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邮政业务2435万元,下降32.4%;电信业务17001万元,增长11.3%。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1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6.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6.3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2万户,增长30.4%。
  全年共接待游客2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13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729万元。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668万元,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199万元,增长27.2%,其中科教文卫支出73608万元,增长25.9%;社会保障支出14666万元,增长61.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519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7449万元,增长1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265万元,增长3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371万元,增长61.8%;中长期贷款余额84893万元,增长62.1%。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9372万元,增长9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320人,在校生9297人,毕业生3499人。初中学校招生11188人,在校生32228人,毕业生10674人。普通小学招生9326人,在校生68677人,毕业生13576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923人,在校生2803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3人,在校生128人。幼儿园在园儿童3588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全年培训12.6万人次。发放“两免一补”资金8446万元,全年“新机制”安排资金905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9108人次。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45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94人;全年申请专利43件,授权专利35件,分别增长73.0%和75.0%;签订技术合同25份,增长39%。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360台(件)。全县共有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8%。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06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中心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84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576张。卫生技术人员29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54人,注册护士80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66人,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0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8个,床位504张,卫生技术人员660人。能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4.7万人,下降11.7%,参合率97.5%,比上年下降2.5百分点。
  全年共参加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比赛22次;参加县以上运动会18次,获得县以上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2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71.14万人。其中:男性36.6万人,女性34.5万人;非农业人口9.81万人。全省3%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年末总人口69.45万人,常住人口60.19万人。人口出生率11.14‰,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长率3.99‰;城镇人口14.9万人,城镇化率24.7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85元,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1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83元,实际增长12.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60人,比上年增长8.6%,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253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92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137人,增长1.4%,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7069人,参保退休人员5068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21498人,增长1.1 %。
  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9202人,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17万元,增长27.8%;全县享受农村低保2460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744万元,增长16.9%;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86万元,下降66.7%。
  全年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316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58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23.2万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00万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基金6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1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1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0种。
  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0%,全年降水量947毫米。
  全年共造林393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938公顷。全县参加义务植树34.3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8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6.9%。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9起,其中,死亡事故2起。各类伤亡事故死亡2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8万元。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教育中“新机制”资金包括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费及校舍维修改造费用。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