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进城孩子上学难问题

日期:2015-06-27来源:
  近年来随着宜阳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适龄少年儿童的人数也相应增长,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造成进城农村孩子上学难,以及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宜阳县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配备等措施解决进城孩子上学难问题。
  一是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根据该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县教育、财政部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基础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调整。三年来该县新建思源学校1所、改扩建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高中1所。项目实施后可有效缓解农村学生进城上学难和目前大班额问题。
  二是引进外资,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近几年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先后新建了双语实验学校、江南实验学校、红旗实验学校等较大规模的民办学校,并为这些学校配备238名公办教师。
  三是集中资金,强力推行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至今,宜阳县城区已投资财政资金6257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投资5400万元新建中、小学1所;投资1095万元改扩建中小学7所;投资240万元改建普通高中1所,投资162万元改建幼儿园1所。通过项目的实施,拉大了学校布局框架,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四是全方位配备,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由于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投入使用,县城学校学生大幅度增长,为此县教育、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全方位配备。一是从农村学校通过考试选调教师238名;二是统一采购课桌凳3000套、学生用床800张、餐桌400套;三是按规定配备仪器、图书;四是配备学校办公用品及其他设施。目前,农村学生进城上学难及大班额问题已得到解决,各项目学校正常运转。(县财政局:彭书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